西游记

吴承恩

玄幻小说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br /> 诗曰:<br /> 混沌未分天地乱,<br /> 茫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二章

西游记 by 吴承恩

2018-5-27 06:02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
  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
  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
  众仙奉行而出。
  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
  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
  在洞中不觉六七年。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忽被祖师看见,
  叫孙悟空道:
  “你在班中,
  怎么颠狂跃舞
  不听我讲?”悟空道:
  “弟子诚心听讲,
  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祖师道:
  “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
  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
  “弟子本来懵懂
  不知多少时节。
  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祖师道:
  “那山唤名烂桃山。
  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
  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道:
  “但凭尊师教诲,
  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祖师道:
  “‘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
  傍门皆有正果。
  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
  “凭尊师意思。
  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
  “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
  如何?”悟空道:
  “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
  “术字门中
  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悟空道:
  “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
  “不能,
  不能!”悟空道:
  “不学
  不学!”
  祖师又道:
  “教你‘流’字门中之道,
  如何?”悟空又问:
  “流字门中
  是甚又理?”祖师道:
  “流字门中,
  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
  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悟空道:
  “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
  “若要长生,
  也似‘壁里安柱’。”
  悟空道:
  “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
  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
  “人家盖房,
  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悟空道:
  “据此说,也不长久。
  不学,
  不学!”
  祖师道:
  “教你‘静’字门中之道,
  如何?”悟空道:
  “静字门中
  是甚正果?”祖师道:
  “此是休粮守谷,
  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悟空道:
  “这般也能长生么?”祖师道:
  “也似‘窑头土坯’。”
  悟空笑道:
  “师父果有些滴。
  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
  怎么谓之‘窑头土坯’?”祖师道:
  “就如那窑头上,
  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悟空道:
  “也不长远。
  不学,
  不学!”
  祖师道:
  “教你‘动’字门中之道,
  如何?”悟空道:
  “动门之道
  却又怎么?”祖师道:
  “此是有为有作,
  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悟空道:
  “似这等也得长生么?”祖师道:
  “此欲长生,
  亦如‘水中捞月’。”
  悟空道:
  “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祖师道:
  “月在长空,
  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悟空道:
  “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
  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
  指定悟空道:
  “你这猢狲,
  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
  皆怨悟空道:
  “你这泼猴,
  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
  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
  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
  及黄昏时,却与众就寝,假合眼,定息存神。
  山中又没支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
  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
  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
  悟空喜道:
  “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
  故此开着门也。”
  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
  见祖师蜷身躯,朝里睡着了。
  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
  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
  口中自吟道:
  “难,
  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
  空言口困舌头干!”悟空应声叫道:
  “师父,
  弟子在此跪候多时。”
  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
  喝道:
  “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
  却来我这后边作甚?”悟空道:
  “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
  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
  暗自寻思道:
  “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
  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
  “此间更无六耳
  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
  “你今有缘我亦喜说。
  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祖师云: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即出后门观看。
  但见东方天色微舒白,西路金光大显明。
  依旧路转到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坐在原寝之处,故将床铺摇响道:
  “天光了!天光了!起耶!”那大众还正睡哩
  不知悟空已得了好事。
  当日起来打混,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
  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与众说法。
  谈的是公案比语,论的是外像包皮。
  忽问:
  “悟空何在?”悟空近前跪下:
  “弟子有。”
  祖师道:
  “你这一向修些甚么道来?”悟空道:
  “弟子近来法性颇通,
  根源亦渐坚固矣。
  ”祖师道:
  “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
  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悟空听说,
  沉吟良久道:
  “师父之言谬矣。
  我尝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
  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
  “此乃非常之道:
  夺天地之造化,
  浸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
  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
  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
  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
  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
  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
  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
  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风’。
  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所以都要躲过。”
  悟空闻说,毛骨悚然,
  叩头礼拜道:
  “万望老爷垂悯,
  传与躲避三灾之法到底不敢忘恩。”
  祖师道:
  “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
  故传不得。
  ”悟空道:
  “我也头圆顶天,足方履地,
  一般有九窍四肢五脏六腑,
  何以比人不同?”祖师道:
  “你虽然像人,
  却比人少腮。”
  原来那猴子孤拐面,凹脸尖嘴。
  悟空伸手一摸,
  笑道:
  “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
  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
  祖师说:
  “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
  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悟空道:
  “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
  祖师道:
  “既如此,上前来,传与你口诀。”
  遂附耳低言,不知说了些甚么妙法。
  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忽一日,祖师与众门人在三星洞前戏玩晚景。
  祖师道:
  “悟空,
  事成了未曾?”悟空道:
  “多蒙师父海恩,
  弟子功果完备已能霞举飞升也。”
  祖师道:
  “你试飞举我看。”
  悟空弄本事,将身一耸,打了个连扯跟头,
  跳离地有五六丈踏云霞去勾有顿饭之时,返复不上三里远近,落在面前手道:
  “师父,这就是飞举腾云了。”
  祖师笑道:
  “这个算不得腾云,只算得爬云而已。
  自古道:
  ‘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
  ’似你这半日,去不上三里,
  即爬云也还算不得哩!”悟空道:
  “怎么为‘朝游北海暮苍梧’?”祖师道:
  “凡腾云之辈,
  早辰起自北海游过东海、西海、南海,复转苍梧。
  苍梧者,却是北海零陵之语话也。
  将四海之外,一日都游遍,方算得腾云。”
  悟空道:
  “这个却难,
  却难!”祖师道: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
  启道:
  “师父,
  ‘为人须为彻’索性舍个大慈悲,将此腾云之法,一发传与我罢决不敢忘恩。
  ”祖师道:
  “凡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
  你却不是这般。
  我才见你去,连扯方才跳上。
  我今只就你这个势,传你个‘筋斗云’罢。”
  悟空又礼拜恳求,
  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
  “这朵云,
  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将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
  “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
  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那里都寻了饭吃。”
  师徒们天昏各归洞府。
  这一夜,悟空即运神炼法,会了筋斗云。
  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亦长生之美。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
  大众道:
  “悟空,你是那世修来的缘法?前日老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
  “不瞒诸兄长说,
  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
  ”大众道:
  “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
  悟空闻说,抖搜精神,
  卖弄手段道:
  “众师兄请出个题目。
  要我变化甚么?”大众道:
  “就变棵松树罢。”
  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
  真个是: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
  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
  都道:
  “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
  惊动了祖师。
  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
  “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
  慌忙检束整衣向前。
  悟空也现了本相,
  杂在丛中道:
  “启上尊师,
  我等在此会讲更无外姓喧哗。
  ”祖师怒喝道:
  “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
  “不敢瞒师父,
  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
  教他变棵松树,果然是棵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采,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
  祖师道:
  “你等起去。”
  叫:
  “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
  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
  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
  必然加害:
  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悟空叩头道:
  “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
  “我也不罪你,
  但只是你去罢。”
  悟空闻此言,
  满眼堕泪道:
  “师父,
  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
  “你从那里来,
  便从那里去就是了。
  ”悟空顿然醒悟道:
  “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祖师道:
  “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
  断然不可!”悟空领罪:
  “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
  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祖师道:
  “那里甚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
  祖师道:
  “你这去,定生不良。
  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
  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
  “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
  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悟空谢了。
  即抽身,捻着诀,丢个连扯,纵起筋斗云,径回东胜。
  那里消一个时辰,早看见花果山水帘洞。
  美猴王自知快乐,
  暗暗的自称道:
  “去时凡骨凡胎重,
  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今日回来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何期顷刻见东溟。”
  悟空按下云头,直至花果山,找路而走。
  忽听得鹤唳猿啼,鹤唳声冲霄汉外,猿啼悲切甚伤情,即开口叫道:
  “孩儿们我来了也!”那崖下石坎边,
  花草中树木里,若大若小之猴,跳出千千万万,把个美猴王围在当中叩头叫道:
  “大王,
  你好宽心!怎么一去许久?把我们俱闪在这里
  望你诚如饥渴!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
  这些时,被那厮抢了我们家火,捉了许多子侄,教我们昼夜无眠看守家业。
  幸得大王来了!大王若再年载不来,我等连山洞尽属他人矣!”
  悟空闻说,
  心中大怒道:
  “是甚么妖魔辄敢无状!你且细细说来,
  待我寻他报仇!”众猴叩头:
  “告上大王
  那厮自称混世魔王住居在直北下。
  ”悟空道:
  “此间到他那里,
  有多少路程?”众猴道:
  “他来时云,
  去时雾或风或雨,或电或雷,我等不知有多少路。”
  悟空道:
  “既如此,你们休怕,且自顽耍,
  等我寻他去来!”
  好猴王将身一纵,跳起去,
  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观看,见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险峻。
  好山:
  笔峰挺立,曲涧深沉。
  笔峰挺立透空霄,曲涧深沉通地户。
  两崖花木争奇,几处松篁斗翠。
  左边龙,熟熟驯驯;右边虎,平平伏伏。
  每见铁牛耕,常有金钱种。
  幽禽声,丹凤朝阳立。
  石磷磷,波净净,古怪跷蹊真恶狞。
  世上名山无数多,花开花谢蘩还众。
  争如此景永长存,八节四时浑不动。
  诚为三界坎源山,滋养五行水脏洞!
  美猴王正默观看景致,
  只听得有人言语。
  径自下山寻觅,原来那陡崖之前,乃是那水脏洞。
  洞门外有几个小妖跳舞,见了悟空就走。
  悟空道:
  “休走!借你口中言,传我心内事。
  我乃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洞主。
  你家甚么混世鸟魔,屡次欺我儿孙,我特寻来,要与他见个上下!”
  那小妖听说疾忙跑入洞里,
  报道:
  “大王!祸事了!”魔王道:
  “有甚祸事?”小妖道:
  “洞外有猴头称为花果山水帘洞洞主。
  他说你屡次欺他儿孙,特来寻你,见个上下哩。
  ”魔王笑道:
  “我常闻得那些猴精说他有个大王,
  出家修行去想是今番来了。
  你们见他怎生打扮,
  有甚器械?”小妖道:
  “他也没甚么器械,
  光着个头穿一领红色衣,勒一条黄丝绦,足下踏一对乌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门外叫哩。
  ”魔王闻说:
  “取我披挂兵器来!”那小妖即时取出。
  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与众妖出得门来,即高声叫道:
  “那个是水帘洞洞主?”悟空急睁睛观看
  只见那魔王:
  头戴乌金盔映日光明;身挂皂罗袍,
  迎风飘荡。
  下穿着黑铁甲,紧勒皮条;足踏着花褶靴,雄如上将。
  腰广十围,身高三丈。
  手执一口刀,锋刃多明亮。
  称为混世魔,磊落凶模样。
  猴王喝道:
  “这泼魔这般眼大,看不见老孙!”魔王见了,笑道:
  “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手内又无兵器,
  怎么大胆猖狂
  要寻我见甚么上下?”悟空骂道:
  “你这泼魔,
  原来没眼!你量我小要大却也不难。
  你量我无兵器,我两只手彀着天边月哩!你不要怕,只吃老孙一拳!”纵一纵跳上去,劈脸就打。
  那魔王伸手架住道:
  “你这般矬矮,我这般高长,
  你要使拳我要使刀,使刀就杀了你,也吃人笑,待我放下刀与你使路拳看。
  ”悟空道:
  “说得是。
  好汉子!走来!”那魔王丢开架子便打,这悟空钻进去相撞相迎。
  他两个拳捶脚踢,一冲一撞。
  原来长拳空大,短簇坚牢。
  那魔王被悟空掏短胁,撞丫裆,几下筋节,把他打重了。
  他闪过,拿起那板大的钢刀,望悟空劈头就砍。
  悟空急撤身,他砍了一个空。
  悟空见他凶猛,即使身外身法,拔一把毫毛,
  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原来人得仙体,出神变化无方。
  不知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那些小猴,眼乖会跳,刀来砍不着,枪去不能伤。
  你看他前踊后跃,钻上去,把个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钻裆的钻裆,扳脚的扳脚,踢打毛,抠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个攒盘。
  这悟空才去夺得他的刀来,分开小猴,照顶门一下,砍为两段。
  领众杀进洞中,将那大小妖精,尽皆剿灭。
  却把毫毛一抖,收上身来。
  又见那收不上身者,却是那魔王在水帘洞擒去的小猴,悟空道:
  “汝等何为到此?”约有三五十个
  都含泪道:
  “我等因大王修仙去后这两年被他争吵,
  把我们都摄将来那不是我们洞中的家火?石盆、石碗都被这厮拿来也。
  ”悟空道:
  “既是我们的家火,你们都搬出外去。”
  随即洞里放起火来,把那水脏洞烧得枯干,
  尽归了一体。
  对众道:
  “汝等跟我回去。
  ”众猴道:
  “大王,我们来时,只听得耳边风响,
  虚飘飘到于此地更不识路径,
  今怎得回乡?”悟空道:
  “这是他弄的个术法儿,
  有何难也!我如今一窍通百窍通,我也会弄。
  你们都合了眼,休怕!”
  好猴王,念声咒语,
  驾阵狂风云头落下。
  叫:
  “孩儿们,睁眼。”
  众猴脚实地,认得是家乡,个个欢喜,都奔洞门旧路。
  那在洞众猴,都一齐簇拥同入,分班序齿,礼拜猴王。
  安排酒果,接风贺喜,启问降魔救子之事。
  悟空备细言了一遍,
  众猴称扬不尽道:
  “大王去到那方,
  不意学得这般手段!”悟空又道:
  “我当年别汝等
  随波逐流飘过东洋大海,径至南赡部洲,学成人像,着此衣穿此履,摆摆摇摇,云游了八九年余,更不曾有道;又渡西洋大海到西牛贺洲地界,访问多时幸遇一老祖,传了我与天同寿的真功果,不死长生的大法门。”
  众猴称贺。
  都道:
  “万劫难逢也!”悟空又笑道:
  “小的们,
  又喜我这一门皆有姓氏。”
  众猴道:
  “大王姓甚?”悟空道:
  “我今姓孙,
  法名悟空。”
  众猴闻说,
  鼓掌忻然道:
  “大王是老孙,
  我们都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矣!”都来奉承老孙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仙花、仙果,真个是合家欢乐!咦!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名。
  毕竟不知怎生结果,居此界终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