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4

禦膳
  對於皇家禦膳,林延潮早有耳聞。
  從嘉靖皇帝開始,明朝皇帝禦膳不是由禦膳房進,而是由左右太監供應。太監為了討好皇帝,有多豐盛就辦多豐盛。然後太監就以給天子供飯食的名義,向朝廷諸司要錢。
  此舉被當時官員罵為蠹政之舉,天子是萬乘之主,玉食萬家,但在吃食上竟要受左右私養。唐玄宗時,禦宴上奢侈,壹盤菜值十家之產。咱們皇帝這樣做,與唐玄宗有什麽區別。
  但就林延潮所知,皇室的禦膳並沒有奢侈到這個地步。大體上幾任皇帝都還是比較節儉的。小皇帝的父親穆宗皇帝有壹日想吃驢腸,就要命太監備辦。然後穆宗皇帝又說,他吃壹次驢腸,就要殺壹頭驢,實在太鋪張浪費了,於是下令就不吃了。
  事實上禦膳只是豐盛而已,奢靡鋪張卻是談不上。
  但即便如此林延潮仍是很期待。
  聽林延潮問詢有什麽菜,那名內官笑著道:“林先生有所不知,禦膳都是先呈天子看過後,再布菜給講官。不過林中允有什麽喜好的,提前與我們先吩咐,下次進講時,再給妳單獨備上。“
  林延潮恍然,原來是這樣,也就是天子先挑,挑完了臣子再挑,這樣也算是不錯。
  林延潮道:“無妨,那我先坐著等壹等。“
  片刻後,就看見十幾名戴著紗布口罩火者拎著金盒,從後殿東暖閣裏出來。
  內官吩咐對這些人吩咐道:“打開蓋子,給何先生,林先生看過。“
  何洛文淡淡地道:“我就不必了,呈林中允看過就好。“
  於是十幾名火者壹壹端著金盒,在林延潮面前打開。
  禦膳有飯食十幾樣,茶食三五品,火者端給林延潮過目。
  為了進宮進講,林延潮也是天沒亮就頂著寒霜從家裏趕到紫禁城。看著這些飯食,林延潮感覺自己是真心的餓了。
  內官見林延潮遲疑不作決定,問了壹句:“林先生,還是擔心飯食冷了,咱家命人立即熱過。“
  “不必了。“林延潮立即拒絕,這飯食上還冒著熱氣了,哪裏是冷了。
  林延潮吩咐了幾句後,火者將金盒裏的飯食壹端出。林延潮面前的桌案上擺上玉井飯,臘腸香米粥,三個蘿蔔蒸卷,兩塊紅棗糕,雞蛋面,海參雪花羹,另外糖鈸兒茶食和泡茶,則是飯後再上。
  林延潮是南方人,喜食清淡,什麽撒面,油茶面肯定是不會選的。
  眼下看著滿滿壹桌子飯食,林延潮食指大動。
  玉井飯就是藕片蓮子飯,之所以叫玉井,是藕截成塊後,壹片片看來像是壹個井字,藕色又近於玉色。林延潮不禁想起韓愈有句詩是,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玉井飯就那麽壹小盅,用藕色地錦禦瓷,小巧精致不夠幾口吃的。
  至於蘿蔔蒸卷,紅棗糕也是林延潮的大愛。
  海參雪花羹美味滋補,熱氣騰騰的。至於雞蛋面,林延潮讓內官先蓋住,留著最後填飽肚子。
  林延潮拿起湯勺,在海參雪花羹舀了壹口,不燙不冷的,鮮鹹的湯水入口,恰將寒意與疲乏驅散。
  然後林延潮幾口將玉井飯吃完,又端起香米粥,再夾起壹蘿蔔蒸卷。與林延潮並坐在另壹張桌案上的何洛文,則是保持講官風度,所**潔。他拿著銀制小勺,就著壹碗熱氣騰騰的羊乳,抹去奶皮,在那壹勺壹勺的挑著。
  那等謹慎小心,似生怕羊乳,有絲毫沾到了官袍上。
  半響後,何洛文已是將羊乳喝完,內官奉上濕巾,他拿了壹點壹點的擦著嘴唇。
  “林中允!”
  林延潮將筷子上夾的棗糕放下,擦嘴後向何洛文問道:“何諭德,有何示下?”
  何洛文看著文華殿,慢慢地道:“林中允,妳今日壹次進講,需記得進講之時,句句切乎先王之道,不可因聖上愛聽什麽,就講些什麽。”
  林延潮知何洛文在提醒自己,並沒有按照講官的那壹套,與天子講經。盡管說得很委婉,但指出林延潮在迎合聖意,專用撿皇帝喜歡聽的來說。
  但林延潮有自己的主意,於是道:“謝何諭德提點,下官以為將先王之道糅於俗事中進講,更易講明。”
  何洛文聽了眉頭壹皺道:“聖賢之道何其精微,林中允怎可擅衍其義,糅於故事。”
  何洛文這話微微重了,但對方畢竟是首席講臣,資歷和官位遠在自己之上,林延潮出言不能頂撞。
  於是林延潮就沈默著不說話。
  這時兩名內官從暖閣步出來到何洛文,林延潮面前道:“何先生,林先生,萬歲爺見今日禦膳上有雲南進貢雞蹤菜,想兩位講官還從未吃過,故而命我等端來。”
  林延潮和何洛文壹並起身致謝。
  內官笑著道:“萬歲爺賜食給大臣,這是不輕易授予的恩典啊,多是林先生今日進講,令龍心大悅,故而萬歲爺推食食之。”
  林延潮有些不以為然,皇帝吃過再給我吃,多不衛生啊。但對‘推食食之’卻不得不感謝。內官離去後,何洛文也就不說什麽。小皇帝顯然是十分欣賞林延潮進講,故而給他撐腰嘛,他還能說些什麽。
  林延潮將飯食吃完,又喝了半壺茶,方才滿足。
  片刻後,天子在殿上宣二人繼續進講。
  二人壹並起身進文華殿,壹旁內官收拾飯桌,也是談論起二人。
  壹人道:“何先生持儒臣之儀,壹飲壹食都合乎於禮數,無可挑剔,難怪萬歲爺贊他為人臣楷模。至於林先生嘛……”
  幾名內官都是壹笑,壹人道:“雖看得沒有詞臣的清貴莊重,但卻不似捏架子的人,應是比較好說話。”
  “我覺得有理,妳們看他們二人誰會更得萬歲爺賞識?”
  眾人聞言都是對視而笑。
  這時林延潮,何洛文已入穿廊。
  日講分早講與午講,早講將四書五經,午講講通鑒節要,也就是講史,與天子講述歷朝興亡事實。
  林延潮站定後,覺得張四維似有意無意地看了自己壹眼。
  林延潮想起張四維的叮囑,正是要他在講史之時,借歷史之事,委婉勸誡天子。
  這才是今日日講的關鍵所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