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幸運的蘇拉

歷史軍事

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 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 如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16.獨目落眼淚

大唐官 by 幸運的蘇拉

2019-7-22 13:08

龍首坡上,大明宮含元、宣政和紫宸三殿依次隆起,氣象莊嚴,群臣、使節們紛紛從含元殿東西兩側的通道,按照班列次序,聚集到宣政殿上。
新的皇帝李誦,著袞服冠冕,步伐有點遲緩地坐到了禦座上,接著禦扇分開,香案邊的宰相們立即帶領眾人山呼萬歲拜舞。
接著又向禦座更後方所設置的繩床上,坐著的太上皇拜舞。
這時李誦有點緊張地扭過頭來。
剛剛被針灸急救的太上皇,微微頷首。
魏博的使節侯臧,淄青的使節令狐造,及其他方鎮及外番的使節,這下同時看到兩宮皆在,暫時也無話可說。
這時高嶽擡起頭來,也許整個大殿上只有他,細細地看著遠方坐著的太上皇。
熏煙繚繞,又有銅鶴遮擋,以至於太上皇的面目有些模糊不清。
太上皇的手足已不聽使喚,方才在宣政側殿中,壹群禦醫給他進行救治,按照禦醫的說法,太上皇遭遇外風,內又有痰火上湧,以至血脈壅蔽,不過所幸的是病癥還不算深,身體經過壹段時間的調理,還能慢慢恢復回來。
“那就好那就好。”然後王忠言就帶人迫不及待地將太上皇扶上繩床,甚至在其後還安排兩個小兒,將太上皇的身軀給撐住,不讓他在堂堂宣政殿倒下,鬧出亂子來。
當高嶽看到太上皇時,太上皇的眼珠也遙遙地盯住了他。
恍惚間,高嶽好像看到太上皇對自己,使盡力氣點了點頭。
這位沒有吵鬧,沒有忽然發難,沒有反復,這大概是他這輩子中最平靜最老實的時刻,只是用盡了力氣,對自己點了點頭。
高嶽站的位置,是在香案左側的第二位,只有首相杜黃裳立在他的更左側,其他的宰執大臣都立在他的右側。
壹個微不足道的奇跡出現,轉瞬即逝:
高嶽好好筆直地手持笏板站在原地,右眼角非常平靜,可左眼角卻緩緩流下壹滴眼淚。
這滴淚,不知道太上皇有無看到,可首相杜黃裳卻看到了,也是殿內唯壹看到的人。
杜黃裳有些理解高嶽的痛苦,此時他自己的心也遭受不小的煎熬。
離京前,李誦來到延英殿,和高嶽、韋臯、杜佑等即將離去歸鎮的方嶽問對。
新皇剛剛頒布冊封詔書,韋臯為犍為郡王、以太子太傅守中書令;高嶽則繼續為衛國公不變(因高嶽為進士及第文臣出身),可職事官則為太子太師;杜佑也從少保升為正二品特進;渾瑊則是鹹寧郡王,從正三品侍中升為從二品輔國大將軍。
此外,征原本巴夔觀察使劉長卿歸京為京兆尹,而巴夔則歸劍南節制。
其實韋臯還想要興元,被李誦暫時搪塞過去,只說興元府乃太上皇播遷時新建的府,意義重大,且興元鳳翔太原等府,級別和劍南等相當,如貿然並入劍南,於理不合,還請從長計議。
得到巴夔的韋臯,也曉得劍南鎮若膨脹過於迅速,也會引起天下不滿指責,也就見好就收。
延英殿中,高嶽閉口不談國家政事,只是請求李誦:“驚聞太上皇剛剛風痹,須得細心調理。”
李誦也面露憂色,回答說:“予已讓中官、禦醫至兩儀殿,善養太上皇玉體,壹日間須得六次回報於予,太師費心。”
“陛下,兩儀殿乃舊宮,多有頹圮破毀處,且地勢卑下,冬季寒冷,夏季非澇即暑,且內裏陰毒極多,並不利於養病。依臣的看法,不如待到太上皇玉體稍微緩和後,將其移至興慶宮中為好。”
李誦閉口不答。
韋臯和杜佑互相使了下眼色,知道高嶽這是顧及私情,但決意不附和高嶽,由他去和皇帝爭去。
這時倒是渾瑊慨然發言:“陛下,內禪剛成,全天下莫不矚目兩宮間的仁孝禮儀,如將太上皇安置在兩儀殿舊宮中,必會給陛下招致不孝的非議,如將太上皇安置於大明宮中,又會和陛下過分狎近,使得宮廷禮儀混亂,所以移到興慶宮,未必不是件好選擇。”然後渾瑊又說:“陛下南庫如今空乏,所以請從國庫左藏支出,及各行省中贊助錢財來,把興慶宮修葺壹新,能讓太上皇在此安娛晚年,也能成全陛下仁孝的美名。”
“陛下,臣願送三萬貫,資助興慶宮的修葺。”高嶽也順勢而進。
這下韋臯和杜佑也不好意思裝聾作啞,只能也說,臣等也願資助。
李誦點點頭,也只好順應,便說:“如無眾卿提醒,朕幾不悟也。”
接下來,渾瑊又請求讓各位元老,去兩儀殿拜謁下太上皇。
可這次李誦堅決推阻,說太上皇剛剛風痹,不欲見人。
於是渾瑊只能嘆息不語。
同時,大明宮的政事堂,官僚文吏們正忙乎捆紮各色案牘,因按照新政的規劃,“宰堂”此後要遷回到皇城南衙中,舊的政事堂地址中,而大明宮政事堂則每日留壹名“載筆宰相”當直,負責和皇帝對接事務。
庭院中,首相杜黃裳就對其他次相們說:“高太師昨日送信於我,稱很擔心太上皇在兩儀殿內的玉體,希望國庫能適當撥出錢來,修繕興慶宮,供太上皇居住調養,妳們覺得如何?”
“去興慶宮,那豈不循玄宗皇帝和肅宗皇帝的故事了?天下人難道沒有非議。”韓洄擔心此舉,會讓百姓重拾我唐“父慈子孝”的觀感來。
杜黃裳就說:“多花點錢,把興慶宮修得堂皇清雅些,多送些器物,多安排些舞樂文娛去,誰會說新皇的不是?”
對此,其他宰相也都點頭,表示贊同。
內禪內禪,只要太上皇和新皇間沒紕漏,我們這些大臣畢竟是外人,還能置喙什麽?
只有陸贄心事重重的樣子。
隨後杜黃裳開始另外個主要議題,“對宣武軍的動作,我也和韋令、高宮師他們取得壹致,馬上便可授意董晉動手。”
“如何迷惑宣武軍,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成果?”鄭絪發問。
杜黃裳笑起來,對鄭絪說,那就是文明當初出使南詔時雷厲風行的手段了,所以這個方案,就交給文明妳來擬定,妳擬定好,便和高太師細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