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首都日報在這壹刻爆了……
間客 by 貓膩
2018-6-26 19:09
聯邦學術界領袖就這樣垮了,在鐵壹般的證據以及聯邦某些方面刻意的推波助瀾下,林遠湖就此下臺。他壹手把持了數十年的學術界,也陷入了暫時的混亂與沈默之中。
有時候許樂也會想起墓園裏林遠湖那個蒼涼的背影,當壹年後林遠湖去世消息傳來時,他也曾經問過自己,最後還是只有那個結論,不能原諒。聯邦裏的權貴們,壹生壞事做盡,最後放下屠刀,在逝者面前掬兩把淚,便要求個心境安寧,直面死亡的陰影,這好像是很常見的事情,但許樂卻不願意接受這種荒謬的事實。
他很清楚,包括邰夫人在內的很多人,對自己籌劃半年之久的這次計劃非常憤怒,邰家要的只是機甲新標準在手,用此打擊總統大選的對手,卻又極有城府地希望將這種對立控制在某個範圍之內。許樂陰了林遠湖和聯邦科學院壹記,實在是太狠太徹底,已經超出了那些人的可接受的範圍。
壹個小人物最終掀翻了壹個聯邦上層社會的巨頭,大約會讓某些人感到頸後有陰風傳來,會感覺到來自規矩之外的不安全。
可聯邦政府為什麽沒有嘗試掩蓋此事,至少是將這件醜聞的影響控制到最小?許樂有時候在想這個問題,不知道是政府中的哪些人站到了七大家的對立面。
許樂幫助果殼工程部研發MX機甲,並且親自在卡琪峰頂擊倒了紫海,利家與聯邦科學院以及那對總統候選人之間的內幕交易,等於便是倒在了他壹個人的手中。鐵算利家縱橫聯邦金融經濟領域,為了總統大選不知道布置了多久,花費了多大的資本。許樂的行為,自然將利家得罪的無比嚴重,而間接的,他也成為了林家的絕對敵人。
如果說是壹般的聯邦公民,知道聯邦七大家裏有兩個家族都時刻想著要抹掉自己的存在,或者都會驚懼得渾身發抖,要不是逃往百慕大搏壹把,要不就是幹脆自殺了事。許樂卻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因為至少現在,他的身後還有邰夫人的影子,只有合作還在繼續,那些人就不可能直接對他做什麽。
可是以後呢?許樂不去想以後,以後如果邰之源重新出現,他相信那個家夥總會保住自己壹條性命,而且他這時候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聯邦發達的新聞媒體之上。
憲歷六十七年,聯邦的新聞媒體和網絡無比熱鬧,總統大選、環山四州恐怖襲擊事件、劃代的新式MX機甲、聯邦科學院抄襲風波,壹件件的大事逐個發生,那些記者與主播們興奮不已,讓聯邦公民們有些回不過神來。
最近這兩天新聞媒體關註著另壹件大事,這件事情與馬上便要開始的總統大選有關,自然引來了無人的註目,包括許樂在內,因為在他不原諒的名單之中,麥德林議員毫無疑問是排在最前面的那個人。
只是政治界的事情,他沒有辦法做什麽,所以只好平靜地看著,想看壹下施清海通過自己交給邰家的那些東西,究竟什麽時候會爆炸。
只是連他也沒有想,爆炸地點居然會發生在卡賓街,那條雲集了聯邦嚴肅媒體的大街上。
據他所知,邰家的影響力好像壹直都在聯邦電視臺新聞部方面,並不是報紙。
……
……
在深秋的某壹天印發的首都特區日報上,在連續性的聯邦科學院抄襲醜聞報道的後方,刊載了壹篇不起眼的文章,占的面積極小,就像是小豆腐塊壹般。
抄襲醜聞被揭露,已經對羅斯麥德林這壹對總統候選人的選情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這篇文章從林遠湖院長的道德操守說起,卻沒有落入下乘地憑借此事懷疑羅斯麥德林競選搭檔的道德水準,而是直接將矛頭指向了環山四州的恐怖襲擊事件。
首都特區日報,在這篇很短的文章中,通過翔實而簡單的調查證據,以及未署名的信息源,直接指控麥德林議員是環山四州恐怖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
如果是壹般的報紙發出這樣結論驚悚的文章,只會被大多數聯邦公眾嗤之壹笑,當作茶余飯後的點心,根本不會看重,只會隨手扔進垃圾箱裏。崇尚非暴力主張數十年,毅然脫離反政府軍武裝力量,投身聯邦民主和解進程的麥德林議員,居然會是壹個恐怖主義分子?這個話說出來根本沒有人相信。
然而首都特區日報不是壹般的報紙,這是壹家傳承了無數年的嚴肅大報,自由主義色彩濃烈,甚至被某些人視為喬治卡林派媒體,向來為知識分子和普通民眾推崇,擁有極高的權威性。
這樣壹份嚴肅的報紙,做出了如此嚴肅的指控,而且文章後面附上了首席記者伍德與總編鮑勃的簽名,足以說明首都日報的決心以及信心。
在第壹時間內,首都大街小巷中的自動販報機完全脫銷,匆忙行走在寒風中的人們,手中都拿著壹份首都日報,帶著不可置信的神情閱讀著,咒罵著什麽。
緊接著,通過首都特區日報電子版搶先閱讀到這篇文章的各州各大區公民們,也陷入了震驚之中。那些新聞界的同行們,不明白向來嚴謹的首都日報,為什麽會忽然間扔出了這樣壹枚重磅炸彈,要知道指控壹位備受尊敬的總統候選人,總編輯鮑勃和首席記者伍德,等於是在用自己壹生的職業美譽,不,是在用日報無數年積累下的名望,做壹次賭博!
報紙刊發幾乎同時,日報總編輯部裏的電話便響了起來,報紙幕後財團的大人物憤怒地吼叫著,要鮑勃總編馬上回收報紙,馬上消除影響。
“鮑勃,妳是不是瘋了!得罪政客的事情哪家都敢幹,但妳清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麽?那是麥德林,聯邦裏至少有十億公民追隨他!無數學者都信任他,妳居然說他是個恐怖分子!”
“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總編鮑勃將話筒拿遠了壹些,平靜地說道:“我更清楚董事會上面是三林聯合銀行,而利家正在支持羅斯州長和麥德林議員的競選,但請妳不要忘了,我是做報紙的,不是做銀行的。”
話筒那邊的大人物喘著粗氣,正備憤怒地說些什麽時,鮑勃冷冷地說道:“我的總編合同還有兩個月才到期,妳不要指望這時候把我趕下臺,就算召開臨時董事會議,我也會守在這間辦公室裏。如果妳不想把事情鬧得聯邦皆知,最好就不要有這個念頭。要知道這個聯邦還有很多媒體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或許他們更感興趣,為什麽我登了這篇文章,緊接著第二天便被利家掌控的銀行掌控的董事會給開除了。”
壹口氣說了如此長的壹串拗口的話語,鮑勃先生臉不紅氣不喘,反而覺得無比痛快,用兩根手指頭捏著話筒,輕輕地放了下去。
嗒的壹聲,就像博物館裏的老式打印機,非常清脆動人,很多年前聯邦裏那些新聞從業者,就是用那些打印機,做出了很多當時看上去瘋狂,後來才發現對聯邦未來大有好處的報道。
“總統辦公室來電,問我們究竟想做什麽。”總編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在S2區暗中調查了好些天的首席記者伍德走了進來,這位記者聳了聳肩,說道:“議會山那邊也打了很多電話過來表示關切。說老實話,妳能不能頂得住?”
“如今的聯邦,總不可能還搞暗殺那壹套。”鮑勃總編微笑著說道。
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這壹篇指控麥德林議員的報道,其實早在很多天前便已經寫好了,只不過鮑勃總編壹直壓著沒有發出去,直到最近科學院抄襲醜聞曝光,鮑勃先生才嗅到了聯邦政壇的壹縷風聲,毅然決然地做出了刊登的決定。
想到那壹次在總編辦公室內的爭吵,伍德默默地看著頭發有些花白的總編,說道:“必須承認,妳挑選的時機很對。那時候我差點兒以為妳會把我的報道扔進垃圾箱裏。”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鮑勃總編嘆息著說道:“聯邦醜聞連連,這時候登出來,無論是政府方面,同業方面,還是民眾方面,都能被這種震動降到最低。畢竟我不想讓這篇報道,造成聯邦的動蕩。”
“長年在臭魚船上呆著,就聞不到臭味了。”伍德聳聳肩,表示明白他的意思,“只是挑選這時候扔出去,會不會被人指責逢高迎低?”
“我已經做好了辭職的準備,妳應該也做好了。”鮑勃總編點燃了壹根粗煙草,拔了兩口,說道:“那還怕什麽?至少要把這次的連續報道做完。”
首都日報第壹天的文章,只是做出了推理與指控,聯邦裏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是拿到了相關的證據,這份嚴肅的大報絕對不會做出這樣的指控,接下來應該便有相關方面的詳盡報道。
果不其然,第二天的首都日報用整版刊登了後續道之壹,這壹天首都的自動販報機再次遭到洗劫。聯邦的上層人士,普通公民,沈默的讀者,看著報紙上的那些照片、關系圖和文字資料,都陷入了絕對的震驚之中。
壹時間,聯邦風雲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