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27章 就是這麽霸道!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辛苦連儀仗都不打,直接騎馬率兵出發。
  殘酷的肅風運動,就這麽被這個女子撥弄起來。
  陽陂縣芭葉村,陳達(丞答)正坐在芭蕉樹下,呆呆看著不遠處的池塘。
  池塘中不時泛起水泡,傳出壹種奇異的氣味兒。那是屍體的氣味。
  丞答父親的屍體,正在水塘下面的木箱中,被鱔魚啃噬。用不了多久,鱔魚就會長得很大很大。
  丞答很是期待。他都沒有心思管理水稻了。
  忽然,村子東邊傳來壹陣歡呼,陳達精神壹振,立刻彈了起來,向那邊沖了過去。
  那邊是壹條小河,此時已經圍了很多人看熱鬧。人們都神色激動的看著剛剛從河中拉出來的木箱。
  木箱中傳來“咚咚”撞擊的聲音,聽上去很有力氣。
  “魚不小!養的不錯!”
  眾人嚷嚷,“趕快打開,看看有什麽收獲!”
  木箱的主人高興的咧嘴笑著,搓著雙上上前,用柴刀壹劈,只能“豁啦”壹聲,泥水飛濺中,木箱碎裂,腥臭令人作嘔,緊接著壹條條茶杯粗的鱔魚,就掙紮著要逃入小河。
  而木箱中的屍體,此時只剩下壹副慘白的骨架,以及壹團黑漆漆的長發。此情此景,哪怕是在炎炎夏日的大白天,也足以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村民們卻毫不為意。
  “不小不小!快抓!”
  眾人壹起上前,將壹條條大的驚人的鱔魚俘獲,放進魚簍中,沈甸甸的。
  “柴旺,這魚果然養的更肥啊!我出壹擔稻子,換壹條!”
  “大補!我也出壹擔稻子,換壹條!”
  好幾個人紛紛表示購買,柴旺高興的合不攏嘴。他本來叫差妄,因為大唐禁止夷名,頒布賜姓詔,就改成同音的漢名柴旺。
  唐廷占領蒲甘後,廢了僧侶貴族和豪族莊園主,推行均田令。他們的日子好過多了,可是這多出來的糧食,竟然用來購買屍體餵養的魚,還出這麽高的價格。
  當真是吃飽了肚子,就忘了餓時的滋味。
  雖說那什麽欽差早有禁令,可是卻壹直沒有動作,村民們便以為只是雷聲大雨點小,抱著漢人不敢管的那麽寬的心思,膽子大了起來。
  此時,河邊其他木箱也被撈起來,養魚人紛紛招攬生意。
  其中壹個養魚人因為養的時間短,壹撈上來惡臭彌漫,很多人紛紛捂著鼻子罵道:“還沒吃光,怎麽就撈上來!”
  陳達(丞答)看著他們養的魚,不禁心中盤算自己養的魚,到底能長多大。
  他赤著腳蹲下來,捧著臟兮兮的腦袋,皺著兩條掃帚般的眉毛,有些信心不足了。
  正在陳達患得患失之際,忽然聽到人喊馬嘶的聲音,緊接著有人大喊:“官軍進村了!”
  村民們頓時驚慌失措。他們都不傻,哪裏不知道是沖著屍體養魚來的?
  很快,整個村子就被團團包圍,大批騎兵簇擁著壹個氣度尊貴的女子出現在眾人視野。
  “統統拿下!休叫放走壹個!”尊貴女子脆生生的清斥道。
  軍令壹下,大隊兵馬四出,整個村子頓時壹片淩亂,片刻之間,全村七八百人全部被押到小河邊。
  尊貴女子策馬來到眾人面前,陰冷的目光掃過人群,被她掃視的人,紛紛低頭不敢對視。
  這女人很好看,也很年輕,可那眼神卻令人不寒而栗。
  她,應該就是那什麽欽差了。
  接著,那女子就嘰哩哇啦的說了壹串話,他們剛剛開始學漢話,還聽不明白。但女子旁邊壹個緬人警官在翻譯她的話:
  “欽差說,她早就發過禁令,嚴禁再屍體養魚,屍體藏床,紋面,拉長脖子等惡俗。妳們為何要違抗國法憲令?”
  “欽差說,大唐以道治理天下,這是違背天道之舉,壹定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欽差說,大皇帝憐憫妳們,給妳們唐民的身份,賜予妳們尊貴的姓名,既然妳們不願意做唐民,那就做回蠻夷,從現在起,所有觸犯禁令的人,購買屍魚的人,全部收回漢名,仍然用蠻名!不再是唐民!”
  村民們聽到緬人警官的翻譯,都是變了臉色。
  接著,有聽到那女子下了個命令,就看見大批甲兵壹起撲上來,逼令眾人指認後,將違法禁令的三百余人壹起拿下。
  他們中有的還在屍體養魚,有的參與交易,有的屍體藏床,有的紋鬼面,有的仍然在用套環拉長脖子,有的收藏嬰屍養小鬼。
  辛苦看著被抓起來的三百多男女老幼,目中露出譏諷之色。這樣的人也配做唐民?陛下和娘娘真是太仁慈了。
  她不知道,李洛捏著鼻子承認他們唐民的身份,主要是緬州這塊地方太重要,必須要成為本土被同化,而不能變成殖民地。
  “傳令,近期違令紋面和拉脖子的人,全部降籍為奴。反正大唐缺奴隸。紋鬼面的,就叫鬼面奴,拉長脖子的,就是長頸奴。之前紋鬼面拉脖子的,不問罪。”辛苦冷笑著下令道。
  她雖然狠辣,卻還是講道理,下達禁令之前的紋鬼面拉脖子,既往不究。可禁令之後還這麽幹的,統統為奴。
  頓時,壹百多人被拉了出來,被登記姓名。從現在起,他們將是奴隸,田產家產全部充公。
  但其實,他們的命運比起屍體養魚的人,還是好了太多。
  “來人,將違令屍體養魚的人拎出來!”辛苦終於對這些人下手了。
  陳達和柴旺等十幾個人仍然用屍體養魚的人,全被被篩選出來。
  當然,他們現在已經沒有資格叫陳達和柴旺,而是丞答和差妄了。
  “按計劃辦吧。”辛苦淡淡說了壹句。
  壹群人立刻準備起來,現場很快就擡過來幾口大缸,熊熊大火壹燒起來,這壹幕很是詭異,村民們都是嚇得身子顫抖。
  他們不知道,這個女子大官到底要幹嘛。
  難道是煮殺活人?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不是。
  小河中所有的木箱都被撈出來,臭氣熏天。
  早有準備的辛苦和唐軍,警士,全部戴上了唐國口罩。這口罩是兩層棉布中間,裝入了竹炭沙,是壹種原始防毒防細口罩,主要是用來防止瘟疫和瘴氣。
  而現場的很多村民,則是被熏得差點吐出來。
  至於他們怎麽能夠吃下那種魚,他們現在倒是選擇性的忽略了。
  接著,壹條條魚,都被投入大綱。不止如此,唐軍還逼著養魚人,把沒有被魚吃完的,也全部扔到幾口大缸中。
  那情形,那氣味,要有多惡心,就有多惡心。
  足足大半個時辰過去,幾口大缸中全部煮爛了,成為可怕的褐色稠液。
  “嘔——”
  這氣味這情景實在太兇惡了,哪怕是養魚人自己,也被熏得嘔吐起來,不知道多少人惡心的嘔吐不止。
  “咕嘟,咕嘟……”褐色稠液直冒泡,散發著詭異到極點,腥臭到極點的氣味。
  就算心理素質強大,帶著口罩的辛苦,此時也皺起蛾眉,感到壹種不適。
  “欽帥,缸中已經開了,滾燙滾燙。”壹個武士匯報。
  辛苦沒有說話,只是素手輕輕壹揮,那武士立刻領命:“遵命!”
  很快,緬人警士就翻譯了武士傳達的欽差命令:
  “既然吃屍體養大的魚味道鮮美,還是大補,那麽屍體和魚壹起烹煮,也是壹樣的。現在,欽差賞賜給違抗憲令養魚的人,每人壹大碗,趁熱喝。喝了之後,就能長命百歲。”
  眾村民壹聽,頓時嚇的面如土色。
  先別說缸裏的東西有多惡心,就是燙,也能燙爛腸胃,哪裏還能活命?
  十幾個違令屍體養魚的人,更是嚇得魂飛天外。
  他們的確喜歡吃用屍體養大的鱔魚,可也是在屍體被啃完之後。而且魚還要收拾的,起碼要洗幹凈,去掉內臟,用香料油鹽燒著吃啊。
  哪有就這麽活生生的放入大缸,和腐爛的屍體壹起熬煮後吃的?
  那還能吃麽?別說還這麽燙。
  壹群如狼似虎的兵撲上來,將十幾個養魚人的嘴巴用樹枝撐起來,就這麽用長桿瓢舀著沸騰的惡湯,朝他們嘴裏灌進去。
  沸騰的惡湯,就這麽硬生生的大瓢灌入他們的食道和腸胃,巨大的痛苦讓他們根本叫不出來,首先嗓子舌頭就廢了。
  十幾個人無聲的捂著肚子,在地上翻滾掙紮,五官痛苦的扭曲成惡鬼壹般。
  要不是他們嗓子舌頭被毀,他們壹定會發出厲鬼壹樣的慘叫。
  在場的村民都看呆了,傻子壹樣看著十幾個痛不欲生的養魚人,腦子裏壹片混沌。
  很多人當場嚇尿了。有些人甚至眼睛翻白的暈了過去。
  辛苦神色淡然的看著這壹幕,微笑著說道:“既然是大補,應該沒事的。就算死了,那也是補死的,不是餓死鬼。”
  漸漸的,十幾個人的掙紮越來越無力,接著壹個個暴死當場,死狀極其嚇人,比被砒霜毒死的人還要恐怖。
  “這麽不禁補?”辛苦冷冷的看著地上的屍體,壹努嘴,“想買魚的人,抽三殺壹。”
  “遵命!”
  又是幾十個人被押出,他們是參與買魚的人。
  幾十人當中,三中抽壹,又是十幾個人。
  接下來,這十幾個人同樣被這種殘酷可怕的刑法處死。
  地上的屍體,達到三十多具。
  辛苦笑道:“妳們不是喜歡吃屍體養的魚嗎,現在又有了幾十具屍體,妳們還養不養?不要浪費了。”
  亡魂直冒的村民聽到翻譯後,頓時不要命的磕頭,連說不敢。
  辛苦收斂了笑容,壹指剩下的百余名各種違令者,“妳們,全部降籍為奴。哼,好好的唐民不做,非要做奴隸,真是賤骨頭。”
  最後,以被酷刑處死三十七人,兩百多人降籍為奴為結局,落下了帷幕。
  此事,嚇破了村民的膽。直到辛苦走了,他們還沒有緩過來。
  同壹天,上百股唐軍分隊和警士,按照辛苦的命令突襲了很多惡俗風氣濃厚的村莊,以同樣的方式,處死了壹千多人。
  這還是前兩天。
  十天後,整個緬州被處死的人超過七千,降籍為奴者超過十萬。
  整個緬州長久以來令人發指的種種詭異惡俗,被碾壓的粉碎。辛苦用這種釣魚執法加殘忍酷刑的極端之法,壹舉毀滅了緬州最頑固的惡俗。
  十余萬被降籍的奴隸,其中當然不乏被冤枉的人。可在辛苦眼中,這根本不重要。
  他們只是那只嚇唬猴子的雞。
  誰再敢不尊大唐教化,重則處死,輕則為奴。她要讓所有緬州土著知道,要麽老老實實做大唐子民,要麽就去死。
  辛苦還下令,令到三月之內,仍然不改易漢家衣冠者,便是不願為唐民,全部降籍為奴。
  就是這麽霸道。
  ……
  大唐行在江陵,光政殿。
  禦史大夫龔侃,正在奏事。
  “陛下,此次整肅民間陋習惡俗,各地懲處了不少頑固不化的愚民,大唐民風為之壹清,這本是題中應有之事。可是,可是……”
  “可是什麽?難道其中出現了虐民之舉麽?”高高在上的唐主李洛問道。
  “啟稟陛下,各地雖然都有處死之人,但各路欽差都有分寸。哪怕商銑在嶺南查辦械鬥大案,也不過殺了幾百暴民,還是有法可依,明正典刑,這三法司都挑不出錯處。”
  “唯有辛苦在緬州,不但殺戮過重,還不是明正典刑,而是用自己的法子處死了七千多人。除此之外,她還將十余萬人降籍為奴。禦史們準備彈劾鳳凰鄉侯,說她濫用職權,殘暴不仁,有傷陛下之德,請求罷免,召回江陵問罪。”
  李洛當然早就知道,他不動聲色的問:“那以妳之見呢?妳是禦史大夫,禦史們如此彈劾,妳意如何?”
  按照唐國制度,禦史們不能隨意上奏彈劾,而是要經過禦史臺的三位長官檢查彈章的合理性,以免禦史們放飛自我,為了彰顯存在感整天風聞奏事,影響朝廷大局。
  明清的禦史,動不動連頂頭上司都禦史也彈劾,使的左右都禦史威風掃地,根本無法統禦監察部門,導致都察院壹盤散沙,成為黨爭最鋒利的刀。
  李洛是絕對不會這麽幹的。禦史們要彈劾誰是職權,可必須在禦史大夫和禦史中丞的領導之下,不能繞過禦史臺長官,想彈劾誰就彈劾誰。
  但是,為了不使禦史臺長官壹手遮天,壓制禦史們行使監察職權,李洛同時規定,禦史們的彈劾無論禦史大夫同不同意,都要在朝堂上公布。
  公布之後,禦史大夫或禦史中丞,才能發表自己的決定:同意或者不同意。
  禦史臺長官同意的彈劾,只要天子沒有提出反對,就會被通過。被彈劾的官員就會進入被調查程序。
  要是天子反對,彈劾無效。
  要是禦史臺長官不同意彈劾,可天子同意,那彈劾還是要生效。
  李洛這麽設計,有點像後世的調查聽證和提案聽證。不但保證了禦史們的彈劾監督之權,也保證了禦史臺長官的領導之權,又保證了皇帝的最高裁決權,還讓彈劾案本身受到監督。
  可謂壹舉多得。
  龔侃說道:“臣不同意對辛苦的彈劾。誠然,辛苦在緬州之舉,重重酷毒,不勝枚舉。可就事論事,若以此為由彈劾,那就是失之迂腐了。”
  “因為,緬州本非中原本土,乃是陛下收取的新域。緬州之民,也多是土著。若不行以雷霆之舉,以毒攻毒,那如何能改易風俗?其陋習惡俗壹日存在,則唐民身份便有名無實,大唐教化何時才能大行其道?”
  李洛頷首笑道:“善。憲臺不同意此彈劾,朕也是不同意的,就此作罷。”
  禦史大夫和天子都不同意彈劾,那這彈劾就萬萬不能通過了。
  壹個五品監察禦史出列舉笏說道:“陛下,此彈劾是微臣所上。微臣有失考慮,收回彈劾。”
  按照唐制,彈劾壹旦被駁回,上彈劾的官員便要自請收回彈劾,要是有罪過,還要受到懲治。
  李洛當然不會查辦辛苦,辛苦做的很合他的心意。就算龔侃剛才同意了彈劾,他也會駁回。
  兵部尚書都烈出列奏道:“陛下,商銑和李交聯合給兵部發文,要求管制大唐民間兵器,讓兵部奏請陛下,如何處置。”
  李洛道:“兵部和警部聯合擬定壹個章程,監管民間兵器。朕只有壹個意思,不能禁止百姓持有兵器,但必須要有所管制,不能放任自流。什麽兵器不該持有,應該持有的兵器之數量,規格,都必須有所規定。”
  代理警部尚書的侍郎劉釗出列奏道:“啟稟陛下,民間兵器太多,對警士執行公務大大有礙。臣以為,弓弩盔甲火器固然絕不能用,就是刀槍長矛,也必須要實名登記,不能擅自打造。”
  “還有,大唐海清河晏,百姓持有兵器為的什麽?想要持有兵器之權,就要有持有兵器之責。臣以為,只要登記持有兵器許可之人,就有責任服從鄉村官吏和警士之調遣。”
  高明啊!
  李洛也聽得眼睛壹亮。劉釗的法子,就是權利義務統壹起來。妳想要持有兵器的權力,可以啊,登記備案就行。不過妳既然具備了持有兵器的權利,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義務。
  什麽義務?接受官吏和警士調遣的義務。如此壹來,持有兵器的百姓,就成了免費的安保力量,協助治安。
  妳不願意接受調遣協助治安?行,那妳就沒有權利持有兵器。
  這既不會削弱民間尚武之風,也有序監管了民間兵器,也增加了基層治安力量,壹舉三得。
  都烈笑道:“劉侍郎此言極是,那兵部就納入這壹條。只是,敢問陛下,這民間兵器,是兵部監管呢,還是警部監管?”
  他當然想把監管職權爭取到兵部。
  李洛摸著小胡子微笑道:“兵器之數量,式樣,交給兵部監管。這兵器持有登記許可,以及持有人,交給警部監管。”
  如此壹來,兩部共同監管,就更加可靠。
  此事壹畢,刑部尚書鐵弼便出列奏道:“啟稟陛下,這《決鬥條律》照著陛下的意思,已經擬定完畢,恭請陛下禦覽。”
  說罷呈上壹道奏章。
  李洛看了壹遍,覺得還算滿意,幾乎沒有漏洞了。
  民間私鬥,也不能完全禁止,凡事都要把握壹個度。完全禁止私鬥,百姓之間連打架都不敢,長此以往那還得了?
  決鬥之法,就是宣泄私人仇怨的壹種方式。因為刑法只能制裁犯法之人,卻不能制裁自己的仇人。
  法律,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但《決鬥條律》規定,七品以上文武官員,不能申請決鬥,也不能接受決鬥。同時,也不能向七品以上官員提出決鬥。
  決鬥的提出者,必須本人親自參加決鬥,不能讓任何人替代。
  決鬥的理由必須明確合理,什麽仇什麽怨都要說清楚,否則不予受理。
  不能向老弱病殘和女子提出決鬥。除非提出者本人也是女子。
  奴隸沒有資格提出決鬥。
  武士和警士不能向平民提出決鬥。
  必須對方同意決鬥,才能進入決鬥程序。對方不同意,決鬥不成立。
  決鬥必須在固定場所,不能自己選擇場地。現場必須要有見證者。
  決鬥程序包括雙方道官府驗證正身,說明理由,公開公證,登記,規定決鬥日期和使用的兵器。
  決鬥未必要妳死我活。雙方同意罷手,決鬥結束。
  決鬥只能發起壹次,之後不能再發起決鬥。
  決鬥的許可,必須是縣衙審批之後,報郡守衙門復核備案。郡守衙門認為決鬥不合理,就可以駁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