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70章 就讓我最後壹次跪拜妳吧!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聖旨中說,李洛可將養壹段日子,回高麗省親,但必須九月前到任。
  眼下才七月,他還有壹個多月時間,不急著馬上赴任。
  湖廣行省平章政事,這是李洛在元廷最後壹個官職了,也不會幹多久。
  李洛被任命為湖廣平章的第二天,崔秀寧的信也到了。
  崔秀寧讓李洛回趟高麗,不要急著趕回海東見她和孩子,免得引起元廷和皇帝猜疑。
  畢竟,李洛已經很久沒回高麗了,有點說不過去。這個節骨眼上,小心總沒大錯。
  李洛花了壹天時間,拜訪了真金太子,脫不合,張三豐三人,算是辭別。還托人給宮裏的金光若送了壹批珠寶。
  因為李洛征南大勝,連帶金光若也沾了光,如今已經被封為麗妃,很是受寵。
  為了感激李洛,金光若還托人送了壹本她親自抄寫的佛經,說是保佑李洛哥哥平安無事,加官晉爵。
  李洛收到金光若的禮物很是無語。這個女人,註定是個悲劇人物啊。
  自己壹旦起兵,她到時能不能保住壹條命,就看她的造化了。
  李洛正要離開大都,忽然壹個不速之客到了。
  竟然是陳益稷。
  陳益稷怨恨李洛欺騙利用自己。可是現在卻又發現,除了被自己怨恨的李洛還搭理自己,整個大都竟然沒有第二個人能說上話,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陳昑等人不理他,元廷看不起他,忽必烈甚至都沒召見自己,只是給了道聖旨,把他打發到湖廣行省鄂州做總管。
  鄂州路總管雖是三品官員,可頭上還有達魯花赤,也就是個二把手。這對陳益稷這個想做大越皇帝的人來說,簡直是巨大的落差。
  歷史上,陳益稷客死鄂州,剛好是陳友諒出生地。後世安南人就往自己臉上貼金,說陳友諒是陳益稷之孫,乃是安南人,硬是把陳友諒寫進安南正史。
  這不,李洛成了湖廣行省平章,鄂州正是湖廣治下。陳益稷就腆著臉來見李洛,希望李洛關照自己。
  “大將軍,在下到了鄂州,舉目無親,人生地不熟。還請大將軍多多關照在下啊。”陳益稷帶著重禮,見面就裝可憐。
  雖然李洛不再是征南大將軍,但他還是習慣這麽稱呼。
  李洛笑道:“交州王勿慮。大汗在鄂州賜了妳萬畝土地的莊園,又有王爵在身,沒有人敢動妳。當然,本堂也不會不管。”
  李洛耐著性子好生安慰了陳益稷壹番,可謂“交心”。陳益稷既然做了鄂州路總管,說不定還有利用價值,對他態度好點應該不會錯。
  陳益稷見李洛如此態度,心裏好受了很多。覺得李洛其實並不壞,起碼不是勢利之人。
  “交州王先去鄂州上任。本堂八月即到。”李洛說道,“倘若有人讓妳難做,自可報本堂名號。”意思就是,我照著妳。
  李洛立有滅國之功,乃是公認的大元名將,天子信重的墨爾根拔都,爵封越國公,官任湖廣平章政事,妥妥的重臣壹枚。他的名號,還是好使的。
  湖廣行省的治所也在鄂州,兩人算是同城為官。關照陳益稷,不過李洛壹句話的事,值當什麽。
  送走了陳益稷,李洛就帶著數百親衛,離開大都沿著驛道往海津而去。
  七月十二,李洛在海津港上船。七月十三日下午就回到江華島。
  江華島!
  李洛已經很久沒有回來了。
  說起來好笑。江華是他的投下領地,他現在已經是元廷壹品大員,炙手可熱。然而身上還有壹個官職,卻始終還兼著:摩尼鄉都寨,九品小官。
  這是李洛的第壹個官職,已經當了好幾年了。這官雖然很小,卻是李洛賴以起家的官職。
  由於摩尼鄉都寨壹直是李洛,所以即便他早離開江華,可在摩尼鄉百姓心裏,李鄉君壹直是他們的都寨。
  李洛壹上岸,發現他的百姓立刻奔走相告,很快引起了百姓的轟動。
  “鄉君回來了思密達!鄉君回來了思密達!”
  “快去迎接鄉君思密達!”
  李洛還沒回到李家塢堡,車馬就被大群百姓圍住。百姓們都神色激動的下拜行禮,很多人還從家裏拿出米酒和瓜果,到李洛車前敬獻。
  自從李洛當了都寨,這裏百姓的日子就好過起來。尤其是江華島成了李洛的投下領地後,百姓沒了官府和世族盤剝,日子就更好過了。
  所以,看到李洛回來,百姓們是真的高興。
  “鄉君做了高官,封了公候,卻還記得我們啊思密達!”
  “鄉君,還記得小人嗎?閔家的……鄉君賞過小人白米……”
  李洛看著這些百姓,心中很是感慨。農耕民族的百姓,還是很淳樸的。只要統治者施行壹些仁政,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擺脫了熱情的百姓,李洛又遇見壹個熟人:宋店主。
  李洛啞然失笑。這個宋店主,自己剛來時,還在他店裏寫對聯,換了壹吊錢。算是幫過自己壹點小忙。
  “小人拜見主君!”宋店主和那些百姓不同,他知道應該稱呼領主為主君。
  “宋店主免禮,起來吧。”李洛壹邊說壹邊讓親衛賞賜宋店主壹百貫鈔,就毫不停留的繼續前進。
  “謝主君!”宋店主再次下拜,看著李洛身邊的顏隼和顏仝等人,既羨慕又後悔。
  顏隼和顏仝他都認識,原是村中的女真流民,飯都吃不飽。可是如今,壹個個神氣無比,壹看就是大有出息了。
  跟對了人啊!
  當年,自己也是有機會的。可是不敢下註,善財難舍。倘若那時雪中送炭,他也能飛黃騰達了。
  真是後悔啊。
  李洛回到李家塢堡,大管家甄良秀就淚水漣漣的迎出來,神色喜不自勝。
  “少郎君……”甄良秀盈盈下拜,“奴婢千盼萬盼,總算盼回少郎君了!奴婢日日擔心,今日總算放心!”
  語氣誠摯慈愛中帶著壹絲責怪。
  她雖然是奴婢,但對李洛的情感卻不是壹個奴婢那麽簡單。李洛久不回江華,又沒有消息送回,讓她很是擔憂。
  “讓甄姨擔心了。”李洛呵呵笑道,看著似乎有點母親影子的甄良秀,心中升起壹絲溫暖。
  甄良秀很是歡喜,緊著吩咐奴仆準備晚膳,甚至親自下廚為李洛整治膳食。
  顏鐸等親衛看著之前訓練的操場,如今已經空無壹人,壹個個也很是感慨。
  “那時這操場真是熱鬧啊,整天大夥都在這訓練。夫人教授隊列,我爹教授射箭。”顏隼有點追憶地說道。
  劉大刀也道:“誰說不是!我記得剛來時,夫人訓練隊列,說誰站的直,走的好,中午飯食就加壹塊肉!如今,操場還在,弟兄們都不在這了。”他的眼圈也有點紅。
  顏仝道:“我們給郎主當了幾年親衛,可惜當不了幾天了。”
  眾人默然。他們都已經知道,他們這些親衛軍官,很快就要被分配到火器旅,擔任聯長、團副、團總。顏隼等幾個親衛隊長,起步就是團總,掛司馬軍銜。
  李洛壹直在教授他們火器作戰和指揮,說起對火器作戰的理解,他們已經絕不陌生了。
  接替他們職位的,是親衛隊的什長。
  李洛進了塢堡,來到他和崔秀寧的房間。雖然很久沒有主人,但裏面仍然纖塵不染,顯然甄良秀日日都在打掃。
  房間中的梳妝臺邊,恍惚間似乎看到崔秀寧的身影。
  李洛默默在梳妝臺前坐了壹會兒,就離開塢堡,來到曾經住過的小院。
  這個小院本來就很破敗,如今更是破敗了。
  然而,院中並沒有荒草。原來,周圍的百姓知道這是鄉君曾經住過的地方,就不時來清除雜草。所以雖然破敗,卻不太荒涼。
  顏隼等人沒有進院子,只是守在門口。
  李洛獨自進入那間廂房,壹眼就看到那個火塘。
  他似乎看到外面突然下起大雪,火塘紅彤彤的燒起來,壹個簡陋的陶罐正吊在上面,壹個女人穿著破舊的大襖在分麥子,旁邊蹲著壹只拖著肚子的狐貍……
  李洛在炕沿上坐下來,耳邊響起那熟悉的聲音。
  “逃犯,快沒柴了……”
  “妳是男人,多吃壹點。”
  “狐貍懷著孕呢,怪可憐的。”
  “妳上炕睡吧,這根木棍,就是楚河漢界,我們就是相帥士,不能過河。”
  李洛想著這些,目中不由濕潤起來。
  他坐了壹會兒,拍拍寂寞的炕,自言自語說道:“不忘初心,永不相負。不忘初心,永不相負。”
  ……
  在江華待了壹天,李洛就過了江華海峽,往仁州而去。
  七月十六,李洛終於再次來到李氏家城。
  見到李洛回家城,守城的家臣立刻下拜行禮,口稱五郎君,緊著將李洛請入,根本沒有任何通報。
  剛剛來到內宅門口,李蕙質、李知易等人就壹起迎出來,人人笑容滿面。
  “五兄!”
  “五弟!”
  “哎呀五哥,妳怎麽才回來!大人等妳都等的惱了!莫不是當了名將,封了公侯,就不認我們了麽!”
  那個熱情啊,當真令人消受不起。
  這兩年,李洛又是東征,又是南征,連接大勝,步步高升。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成為元廷炙手可熱的重臣,不光給仁州李氏賺足了臉面,就是給高麗也賺足了臉面。
  他們可是聽說,金氏的金光若,也因此沾光封了妃。
  這可是頭壹份啊。
  家主李簽,也因此提前由郡公晉升為國公,李氏也成為高麗頂級世族之首。
  這個堂兄弟的事跡,讓他們既羨慕又嫉妒,心情復雜無比。
  李洛被眾“兄弟姐妹”簇擁著來到李簽所居的蕭斯堂,果然見李簽笑吟吟的在花廳等著了。
  按說李簽應該在開京王廷,但每年夏天,他都會回仁州家城避暑,這次當然也在家。
  但是他的長子,已經升為兵曹判書的李若愚,卻沒有回來。不然,李若愚看到李洛,不知道會怎麽羨慕嫉妒恨。
  “侄兒拜見大人!大人風采如昔,侄兒甚是欣慰!”李洛不得不下拜行禮。
  對李簽,李洛還是很感激的。可以說,沒有李簽和李氏的幫助,他絕對沒有如今的權勢,也沒有如今的實力。
  李簽說是他的貴人毫不為過。
  反正這也拜不了兩次了,就當自己的報答吧。
  “起來起來!”李簽有點激動地笑道,“癡兒啊,即便勤於王事,也不能經年不歸!妳父君雖去,然老夫尚在,焉能如此啊!”
  李簽不輕不重的責怪道,但能看出他真的很高興。
  “大人說的是,是侄兒的錯。這次回來,就是專門來看望大人。”李洛說道。
  李簽讓李洛坐下,問道:“聽說安南已平,妳立了滅國之功,大皇帝如何封賞?”
  李洛笑道:“晉了越國公,封壹子為縣侯。”
  李簽松了口氣,老懷大慰地說道:“好好好!我李氏又出壹國公!家門有幸啊!妳死去的父君知道,也必是高興的。得知妳的消息,別說老夫,就是王上,也很高興啊。”
  他是真的高興。侄兒這麽爭氣,他這做伯父的當然與有榮焉。而且這幾年,李洛獻上的骨瓷,為家族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每年多收入十幾萬兩白銀,使得李氏又有了全盛時的景象。
  李洛心道,高麗王能不高興嗎?我立了這麽大功,他作為高麗王當然有面子。
  高麗王壹直想為高麗人爭取色目人的地位,請元廷將高麗人算入色目人。可是元廷始終不答應。
  這壹次,說不定有戲了。當然,前提是他不造反。但那怎麽可能?
  李知易和李蕙質等兄弟姐妹,聽到元廷給李洛的封賞,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出身頂級世族,身份尊貴。相對李洛這個野路子堂兄,很有優越感。
  可是如今,那種優越感卻當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壹種仰望。
  沒錯,李洛已經成為讓他們仰望的存在。
  越國公啊,還能封壹個兒子為縣侯!
  就是堂堂李氏,也只有壹個國公。
  他們不知道李洛還是唐國君主,倘若知道,都不知道作何感想了。
  “妳從安南凱旋而歸,大皇帝可有新的官職給妳?”李簽又問了壹個關心的問題。爵位當然重要,可官職也很重要。
  李洛道:“大人放心,侄兒現已委了湖廣行省平章政事之職,下月就要赴任了。”
  “好好!”李簽頓時放心了,“湖廣行省平章乃是第壹疆臣,統管小半個南國,非貴胄重臣不任。妳能得到這個官職,足見大皇帝對妳信重有加。”
  李知易等人不知道湖廣行省平章意味這什麽,但聽李簽說是疆臣第壹,管轄小半個南國,就知道這個官位有多重。
  頓時,所有人看向李洛的目光,都是亮晶晶的。
  “伯侄”兩人說了很久的話,用過豐盛的晚膳後,李洛才回到這之前住過的蘭池溪苑。
  蘭池溪苑還是那麽幽美,李簡當年親手栽種的老葡萄樹,也結了葡萄。
  然而,當年的甄良秀,卻已經不在這個院子。
  李洛在李氏家城住了兩天,就離開李氏家城,去開京拜見王後和高麗王。
  這也是李簽的意思。李簽認為李洛壹定要去開京壹趟,免得別人說閑話,王後也會不高興。
  李洛走時,李簽親自送他到門口。
  “大人保重,侄兒這就去了。下次,還不知何時見到大人。”李洛離開李氏家城時,鄭重的向“伯父”李簽拜別。
  就最後跪拜妳壹次吧,從今以後,妳我伯侄緣分已盡。不久的將來,就是敵非親了。
  伯父大人,好好保重吧,我希望妳活著。
  倘若下次還能相見,那就不是今日情勢了。我改變不了。妳,同樣改變不了。
  “好好做!壹路保重!時常寫信回來,老夫已老,說不定哪天就去見妳父君了。”不知道李簽是不是有所感知,語氣竟然有些感傷。
  李洛磕了壹個頭,“大人請回吧!”
  說完,登上馬車,揮手作別。
  直到李洛的馬車看不見了,李簽才收回目光。不知為何,他心中隱隱有種不安,似乎是以後再難見到這個李家麒麟般的侄兒了。
  ……
  “哈哈哈,好壹朵吉祥的白雲!李洛安達,妳可是來了!難怪我的海東青今天特別高興!”
  李洛到了開京皇宮,首先來迎接他的不是宮中黃門,而是安平公主,也就是高麗王後的家臣:印侯。
  “印侯安達,我也總算見到妳了!”李洛呵呵笑著拍拍印候的肩膀。
  印候是蒙古人,之前和李洛相識,很是投緣,遂以安達相稱。
  “哎呀,聽說李洛安達是大汗親封的郡公啊,還立了很多戰功,連安南蠻子都讓妳平了,我真是既高興又羨慕啊!”印候爽朗地說道,他還不知道李洛封了國公。
  李洛笑道:“在外面打仗雖然能立功,但比不得印候安達妳,能天天為公主大人分憂啊。”
  印候說道:“公主大人聽說妳要進宮覲見,連打獵也不去了,正在等妳呢!”
  兩人來到王後的寢宮,根本不用通報就直接進入。
  這本來是極不符合禮儀的。王後怎麽能在寢宮接見臣子呢?
  但是,高麗王硬是管不了,也不敢管。
  李洛壹進入寢宮,就看見壹張圓臉的王後正在發脾氣。
  “去!把那個女人的臉劃爛,剃了她的頭發,送到宮外的青樓坊!本宮還要她全家穿上綠色的衣服,戴上綠色的頭巾!”
  李洛壹聽就知道,高麗王偷腥了,這才惹得王後勃然大怒。
  自己來的不是時候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