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24章 寡人,先下了壹步!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歷史上的淩霄山城怎麽被攻下來的?
  就是因為僰人。
  元軍收買了僰人,讓善於攀巖的僰兵攀爬山城,協助攻打,才好不容易攻下易守難攻的淩霄山城。
  淩霄山城被攻破後,城中堅持抗元多年的宋軍以及家屬,全部遇難。
  淩霄城的獨自堅守,軍事上並無多少意義,只是壹個漢人抗元的精神支柱罷了。
  李洛救助淩霄山城,不是要幫他們堅守城池,而是要將支兵馬接應出來。
  他也看重這支兵馬。
  第二個目的就是,消耗僰兵的實力。
  歷史上僰兵能被元軍收買攻打淩霄山城,那麽現在就能被元軍收買,攻打劍門和武關。
  僰兵是最善於攀巖作戰的人,最合適用來攻打關隘。
  “再加壹萬金子!”僰王蔔矢伸出壹根蘿蔔般的手指,“老虎出兵壹萬,拿下斷頸巖,打開壹條道!”
  僰王自稱老虎,僰人都叫他山君。
  “我可以代我家主人加壹萬兩黃金。”壹個年輕人說道,放下米酒,“不過,我希望山君再加三千勇士。”
  蔔矢摸著鋼針般的胡須,搖頭擺尾般說道:“不行。除非妳們再給老虎壹百斤雪糖!”
  “成交!”年輕人笑道,“我家主公不缺黃金雪糖,就缺山君這樣的英豪相助。”
  蔔矢哈哈大笑,“妳家主公是什麽人老虎不想知道,只要他是個大方守信的人就夠了!”
  作為幾萬僰人的王,蔔矢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壹口黃金棺材。只是,那需要多少黃金啊?
  ……
  淩霄蜂壹峰獨起,壁高千仞,崖岸如林。著名的淩霄城,就坐落在山頂。
  淩霄城下山數十裏方圓內,常年駐紮數萬元軍,除了圍困之外,也不時上山攻打。
  多年來,元軍攻城近百次,卻無不損兵折將,鎩羽而歸。
  四川境內當年八十三座抗元山城,如今釣魚城,神臂城等早已陷落,唯獨剩下壹座淩霄城在孤獨的繼續抵抗。
  近年來,不時有抗元義士慕名而來,翻山越嶺,躲過元軍封鎖,主動加入淩霄城中的長寧軍,不斷補充淩霄城的抗元兵馬。
  由於淩霄城地處群山之中,不擅山地作戰的元軍無法徹底封鎖,所以淩霄城並沒有完全被隔絕外面的消息。
  外面發生的大事,每隔壹段時間淩霄城就會知道。
  淩霄城並不大,不過壹個縣城大小,如今卻有萬余軍民駐紮在這裏。
  淩霄城當年為長期抗元儲存的十幾萬石糧食和大量軍器,如今也快見底了。誰也不知道還能守多久。
  但是,上至長寧軍將領,城守使易士英,下至壹個婦孺老弱,都已經抱定死誌,誓與城池共存亡。
  深秋的夕陽斜照沈寂的群山,晚霞中的淩霄城異常壯美。
  如詩……如畫!
  壹道蒼勁如松的身影拄刀佇立在烽火臺之上遠眺群山,襯映著晚霞山色,讓殘陽如血下的大山孤城更顯蒼茫。
  “唉,往事不可追,國事不可回,縱粉身碎骨,亦不能恢復這大好河山啊。”烽火臺上的身影喟然長嘆,悲愴中帶著無盡的不甘。
  “大父,妳不冷嗎?”
  壹道帶著奶氣的稚嫩的聲音傳來。
  年過五旬的老將轉過高大的身子,背著夕陽的面孔有些模糊,他伸出壹雙繭子厚重的大手摩挲著小女孩梳著雙髻的小腦袋,“大父不冷,淩霄冷不冷?”
  小丫頭是他的孫女,出生就在這個淩霄城,所以取名易淩霄。
  倒像是個男兒的名字。
  小淩霄打了個寒戰,抱著胳膊,“淩霄不冷。”
  “哈哈哈,嘴硬。”老將解下壹襲破舊的戰袍,將孫女小小的身子裹起來,“回屋子吧,這裏風大。”
  小淩霄沒有聽話回去,她指著烽火臺,“大父,這個臺子是做甚麽的?大父為甚老是來這裏?”
  老將道:“這叫烽火臺,是向自己人傳遞敵情的。韃子壹來,就點起火,讓其他城池的自己人看到。”
  小淩霄問:“那淩霄怎麽沒見過燒火呢?大父妳看,這臺上的草都有淩霄這麽高了。”
  老將笑道:“因為沒有其他城池了,也就沒有自己人了。韃子來,也就沒有必要燒火報信了。”
  小淩霄點點頭:“淩霄曉得了。就是說剩下我們這座城,這臺子就沒用了。大父,淩霄聽說我們都可能死。”
  “妳怕死嗎?”老將問。
  “怕。”小淩霄不假思索的點頭,柔弱的眼神中閃過壹絲恐懼。
  “不要怕。”老將摸著她的頭,“每個人都會死的。死的時候就是有點疼,壹點而已,很快就好了。”
  老將目中的悲涼,就像這深秋的夕陽。
  將士們死則死矣,死國爾。可淩霄這樣的婦孺,不該死啊。
  可那有什麽辦法呢?
  這老將當然就是淩霄城守,長寧軍統制易士英了。
  他守衛淩霄城已經二十余年。那時,他還是個青年將領。因為守城有功,被理宗皇帝封了宣贊舍人的官職。
  宣贊舍人啊!
  這可是清貴的文官。大宋文貴武賤,有幾個武將能獲封文職的?
  這是他易士英的榮耀,也是他的悲哀啊。
  “官家,臣也不知道還能守多久,大臣盡力了啊。”
  易士英心裏的官家,當然不是趙良鈐,而是理宗和度宗。
  趙良鈐在廣東重建朝廷後,得到消息的易士英很是高興了壹段時日。他原本以為,廣東道離川南並不遠,就算沒有援軍,起碼也會有個欽差翻山越嶺來到淩霄城,下旨慰問壹下全城軍民。
  然而,並沒有。
  廣州官家登基十個月了,硬是沒有派個人來淩霄城,似乎完全忘記了。
  不過,令他欣慰的是,有個叫蕭隱的人占據了湖廣,自稱梁帝。還有個叫李洛的,更是連接大敗南方元軍,恢復了臨安和東南。
  可惜,廣州朝廷卻沒有多大起色,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舍人。”壹個將領匆匆趕來,“剛才收到的山外消息,新任四川左丞呂文煥親自來了,他要督促元軍攻打我軍。估計三天之內,元軍必定入山。”
  因為易士英帶著宣贊舍人的官職,所以部下壹向不稱呼他為城守,統制,而是舍人。
  “呂文煥這個賊子!有何面目前來!”易士英怒道,“升帳議事!”
  咚咚鼓聲中,長寧軍的將領們魚貫進入城中心的軍帳,只是眾人都沒有穿甲。
  “這些年,元軍多次進山多次攻城,卻無壹次得逞。”易士英虎目含煞地說道,“這次,呂賊同樣不會例外!”
  壹個叫裘方的將領站起來,“舍人,如今南方反元形勢大好,湖廣有蕭隱,東南有李洛,廣東有官家。為何我等還要死守淩霄城?如今軍糧將盡,莫若殺出山去,主動出擊啊。”
  另外幾個將領也贊同裘方的看法,舍棄山城,出動出擊。
  易士英苦笑道:“我何嘗不想主動出擊。可城中壹萬多軍民,就有四千是老弱婦孺,真正的戰兵只有八千人。四千多婦孺怎麽帶上?難道不管麽?”
  “就算真忍心丟下他們不管,八千兵馬要沖過元軍重兵圍困,到廣東和官家匯合,那也難如登天。多半還沒到廣東,人就死完了。”
  裘方嘆息道:“要是有援軍來接應了好了。唉,官家登基快壹年了,廣州不可能不知道我等存在,為何遲遲不來?”
  壹個將領不滿地說道:“官家自顧不暇,那能顧得上我等!要是朝廷指望得上,何至於讓韃子坐了天下!”
  易士英沒有呵斥這個將領,事實上淩霄城堅持抵抗到現在,已經不是為了朝廷,而是為了壹口氣,壹口死戰不降的骨氣。
  “好了。靠人不如靠已,準備守城吧。還是老辦法,口糧要嚴格管控,我們沒有多少糧食了。元軍即將進山,讓打獵的將士都撤回城,鐵匠連夜趕造箭頭……”易士英吩咐。
  易士英還有壹事沒有告訴眾人。前段時間,他派了兩個親兵裝扮成苗人獵戶,翻山越嶺,歷盡艱辛去了廣州,可是壓根見不到官家的面。
  好不容易見到幾個文官,那幾個文官敷衍了幾句,就說什麽“誓死不降,大宋忠臣,等待來日”等輕飄飄的廢話,然後將兩個親兵打發回來了。
  完全沒有救援之意。
  他之所以沒有告訴眾將,是想讓眾將心裏有點盼頭。
  ……
  霜降葉黃,百草枯折,山外的元軍大營,更增添了肅殺之氣。
  令人詫異的是,大營上原本飄揚的“汪”字大旗,已經換成了“呂”。
  數萬元軍都已知曉,四川左丞,昭勇大將軍呂文煥,已經成為他們新的主帥。
  此時的元軍大營中,壹個相貌儒雅的中年將領彎腰走出壹個士卒營帳,回頭溫言說道:“妳是大元的好男兒,好好養傷,安息靜養罷!”
  幾個士卒含淚跪下相送,淚水漣漣地說道:“謝大帥……”
  中年將領又去探視了好幾個底層士卒的營帳,這才放心的回到中軍大帳。
  大帳中,正有幾個幕僚模樣的文士在喝茶清談。
  “東翁真是愛兵如子的吳起啊!”壹個幕僚笑道,“這壹番噓寒問暖,入營三日便盡握軍心吶!”
  這將領當然就是新上任的征南漢軍都元帥呂文煥了。
  呂文煥笑道:“俺可不是故意收買軍心。士卒可憐啊,誰不是娘生父母養的,壹旦出征,命不由己。俺對他們好點,無非是感念他們為國出力罷了。”
  另壹個幕僚嘆道:“外界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說,東翁降元,臣節不保。他們哪裏知道,東翁實是悲天憫人之大丈夫也,即便堅守襄陽六年降元,那也是為了保全闔城性命。”
  “就是如此。”另壹個文士道,“東翁之心,光風霽雨,崖岸高峻,豈是那些破落戶所能蠡測。”
  呂文煥壹邊翻看將領花名冊,壹邊漫不經心地說道:“知我罪我,唯其春秋。俺雖然先為宋將,後為元臣,卻無愧於心。人力豈能違背天意哉?”
  雖然說得如此瀟灑不羈,但要說呂文煥沒有羞愧之心,那也是扯淡。
  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後,見到呂文煥怒罵。呂文煥很委屈的說:“丞相為何罵我?我守襄陽六年才降。”文天祥說:“妳負國為逆,萬世賊臣,就算是兒童都會罵妳,何況是我!”
  當時蒙古將領唆都聽到,也忍不住說:“丞相罵得好!”
  呂文煥曾在給南宋的信中說:“因念張巡之死守,不如李陵之詐降。猶期後圖,可做內應。”
  但是,宋廷直到徹底滅亡,也等不到他的“猶期後圖”。相反,因為他深知宋朝虛實,倒是成了滅宋的急先鋒。
  近來元廷在南方大敗後,重新設置了四個都元帥,分別是平賊漢軍都元帥,平賊吐蕃軍都元帥,平賊交州象州軍都元帥,平賊大理軍都元帥。
  四大都元帥,全部由忽必烈之孫,雲南王也先帖木兒統帥。
  而呂文煥以四川左丞官位,出任平賊漢軍都元帥,足見忽必烈對這個宋朝降將還是信任的。
  如今元廷在南方的地盤有四川行省,雲南行省,交州行省,象州行省。交州(安南)象州(占婆)都是新開拓的疆土,雲南行省是雲南王也先帖木兒的地盤。那麽呂文煥的平賊漢軍都元帥,能統帶的只是四川漢軍。
  但是,說是平賊漢軍都元帥,可呂文煥統帥的兵馬絕不僅僅是漢軍,還有四川的苗兵,彜兵,羌兵等部族兵馬。
  這些部族當然不願意替元廷打仗,可他們的頭人貴族早就歸附了元廷,他們也不得不聽令。
  呂文煥麾下除了八萬四川漢軍,還有四萬諸族蠻兵,共十二萬大軍。
  呂文煥入蜀後,為了解決後顧之憂,首先就來親自攻打淩霄城,拔掉這個釘子。不然,大軍壹旦東征討賊,蜀中空虛,留著淩霄城必定會出大事。
  壹個幕僚道:“聖上以東翁為平賊漢軍都元帥,總攬蜀中漢番兵馬。十余萬大軍整裝待發,就差糧草了。只是官倉缺糧,東翁可有解決之法?”
  呂文煥眼睛壹瞇,“沒糧?蜀中漢人五百萬,各族番人上百萬。六百萬人解決不了十萬大軍的糧草?俺不信。”
  蜀中人口南宋最盛時僅在冊漢人就有壹千三百萬,經歷戰亂和蒙元屠戮後,各族加起來卻只剩幾百萬。
  呂文煥之前不在四川,對四川如今的情況並不太清楚。
  “好教東翁知曉。今年四川鬧過白蓮,雖然被鎮壓,卻也壞了打糧。如今蜀中流民頗多,每天都有人餓死於道,大半田地拋荒。哪裏還能征收到足額的糧草,能有壹半就不錯了。”壹個幕僚說道。
  誰知呂文煥毫不擔心,笑著說道:“百姓是沒有糧食了,大戶巨室不是有麽?向他們征收就是了。還有軍餉,也要著落在他們身上。哼,大元朝幫他們平賊,他們都不舍得出糧出錢麽?那俺十幾萬大軍吃什麽?”
  幕僚微微搖頭,“如此壹來,東翁就會得罪蜀中豪強了。”
  “哈!”呂文煥搖頭,“俺怕得罪他們?俺呂家就是大戶,卻也主動捐納錢糧。他們就不能?陸先生,妳替俺寫張告示,攤派三百萬貫鈔,五十萬石糧草!有田萬畝之家,都不能逃避!有敢違抗,殺!”
  “還有,不要再向小民征收,他們活不下去就會造反,得利的是反賊,受損的是大元!其中利害,不可不察也!要剿滅叛賊,除了克敵制勝,還要和叛賊爭奪民心!”
  “東翁高見!正是如此!”幕僚說道。
  呂文煥道:“這個道理俺知道,大汗當然更清楚。俺離京時,聖上有交代說,只為平賊,皆可為!哼,那些豪強也不想想,大元朝憑什麽白白保護他們?真是笑話。他們當大元是前宋?”
  幾個幕僚都笑了起來,“如此,大軍糧草軍餉都無憂了!”
  呂文煥站起來走到升帳鼓前,親自敲鼓升帳。
  “傳令!明日入山,攻打淩霄城!半月內,必拔之!”
  “喳!”
  ……
  “大王,老師,呂文煥親自率兵攻打淩霄城!這已是七天前的消息了。”特察局李織第壹時間就來匯報,“呂文煥在淩霄山有四萬大軍,其中有壹萬蠻兵。”
  “是他?”李洛想不到元廷會重新啟用呂文煥為帥。
  呂文煥是大漢奸不假,但他也是良將。宋元之際的名將中,呂文煥可是排名靠前的存在。
  這是壹個很復雜的男人。
  “呂文煥對山地之戰很熟,當年跟隨他兄長呂文德在四川作戰多年。而且長寧軍和易士英也曾是他部下。”李洛道。
  崔秀寧道:“妳覺得他能攻下淩霄城?”
  李洛點頭:“對淩霄城來說,最不危險的是蒙古色目將領。最危險的就是呂文煥這樣的人。他深知城中虛實,對地形也不陌生,軍中還有擅長山地作戰的蠻兵。倘若不是我們先出牌,淩霄城這次必然被攻破。”
  崔秀寧笑道:“可惜啊,他不知道我們先走了壹步。”
  “先走壹步。”李洛道,“就算不能要他的命,起碼也能解救淩霄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