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妳的客戶不行-上
噴神 by 浙東匹夫
2018-8-8 15:06
(新書《2044繁榮末世》已過審,但還沒改簽約狀態,目前1萬字,大家先收藏推薦吧。)
京城,某事務所。劉剛的手機響了。
“JACK,壹切都很順利,放心好了。”
劉剛接起電話前第壹瞬間,只是看到了來電的號碼是傑克馬、都沒有等對方說明來意,然後他就直接很沈穩而霸氣地先宣示了壹句自己的實力。
這是劉律師16年來說話的壹貫習慣——和客戶通話的第壹瞬間,就讓客戶安心,壹切有他搞定,壹切都還在掌握中。
他也有資格這麽說。
因為16年來,從當初在深市靠平安保險案起家以來,他從未失手過。
無論是幫助外資迂回控股國家法律明令禁止控股的國內公司,還是幫助這些因為國法制約而難以去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成功上市。
都沒有失手過。
所以,他才養成了這個說話習慣。
在別人看來,這樣搶白客戶是很失禮的。
但劉律師知道,同樣的話從他嘴裏說出來,可以讓客戶安心,效果不亞於壹針強心劑。
就像“妳已經死了”這種蔑視敵人的話,在普通人嘴裏說出來,並不能鼓舞隊友士氣。但如果妳會北鬥神拳,那就另壹說了。
然而,這壹次他失算了。
他就是被傑克馬給質疑了。
“劉律師,稍安勿躁,我不是遇到問題了,我是希望妳加快壹下我們在港股退市的進程。”傑克馬的聲音不溫不火,並沒有合作不快的樣子。
劉律師震驚了。
至少5年沒有客戶這樣跟他說話過了。(從他為百度納斯達克上市成功後,全國就沒人敢質疑他的專業了。)
他茫然地確認:“蛤?JACK,這進度是我幫妳精心核算過的,肯定是讓您和其他固定股東的利益最大化的。您難道不相信我的專業程度?”
電話另壹頭的傑克馬解釋道:“不是不相信妳的專業程度。我也知道,按照妳這個進度退市,贖回款會最低——但是,我想了想,還是大戰略最重要,贖回款上虧幾個百分點,我認了。”
“是不是有什麽別的變故?我們可以當面再聊壹聊的。如果有其他因素,我可以幫妳重新通盤核算,給出新的最優解……”劉剛終於有些緊張了,破天荒地用跟客戶深度商量的語氣打電話,而不是坦然地告訴客戶“相信我,我是專業的”。
他雖然操盤過那麽多IPO,但畢竟目前看來,阿貍成功退市後再重上,融資規模是會超過當年百度的融資規模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阿貍就比百度強,只是百度上市太早,是2005年時候的事兒。那時候錢更值錢,也沒有各種次貸危機後各國金融寬松、QE開閘放水。
所以,阿貍只是在時機上占了百度便宜。
但不管怎麽說,業界看的是數據。在律師界,誰操盤了最新的、最大規模的IPO,誰就是行業裏的話事人。
哪怕劉律師曾經操盤過五家跟如今的阿貍體量不相上下的公司IPO,但只要他今天丟了“創造歷史新高”的壹單,他在圈子裏的影響力就會大大受損。
用戶的心理慣性,會被打破。
“只要是中國巨頭想去納斯達克上市,就必須找劉律師辦”這個慣例會被打破。
這是不能忍的。
所以,劉律師花了很多口舌,試圖在電話裏說服傑克馬。
最後,傑克馬也算是跟他適度攤牌了:
“劉生,其實我對妳具體辦事的能力沒有絲毫顧慮,我完全相信妳的實力。但是,我只需要妳幫我做具體的事情,全局的問題,我自己會考慮。不過妳放心,錢我壹分都不會少妳的,全包時該給妳多少,現在還是多少。”
“這不是錢的問題。”劉律師辯解道。
傑克馬語調微微壹升:“這麽說吧,我最近也想了很多。聽說妳前年、去年分別拿過鐺鐺網和真愛佳緣的錢,對吧。”
“是的,我是接過他們的生意。”劉律師壹楞,倒也不至於否認,“不過,這有什麽問題麽,不都是正常的商業案例麽。”
他壹邊回答,壹邊大腦中在飛快地運轉。
他相信傑克馬這樣的大佬,是不會親自去打聽他劉某人此前接過哪些生意的,而且也沒必要關心。
天下誰也沒規定壹個律師事務所只能同時接壹個大客戶吧?我還坐誰的生意,關妳傑克馬毛事?
但是,既然此時此刻傑克馬在跟他溝通時提到這壹點,那就肯定是有同行在傑克馬面前給他上眼藥了,故意提起。
要是劉律師連這點都猜不到,那就太對不起自己的智商了。
雖然,他也暫時只猜到這壹點,而沒法猜到“同行會如何拿他做別的生意來攻擊他”。
幸好,傑克馬很快為他解惑了:“劉生,妳還接誰的生意,這當然不關我事。不過,我也聽說……”
“鐺鐺網已經成功上市了!真愛佳緣雖然還沒上,但明年肯定會上的!”劉律師搶先堵了壹句。
他以為傑克馬是在懷疑他的辦案成功率。
這種事情他也不是沒遇到過,比如他拿了某個公司的錢,但是壹兩年了都沒動靜。然後嫉妒他生意好的同行,就會對潛在客戶說:X總,您看,您也別迷信找劉律師,他也有拿了錢辦不下來事兒的時候!
但真正懂這壹行的人都知道,要想去納斯達克IPO,律師收了費之後,三年內能搞定,其實都不算輸。這些項目本來就是周期非常漫長的,尤其是那些財務指標不合法的公司,就得花三年時間的準備、運籌,最後滿足GAAP規則。
然而,這番解釋再次被傑克馬打斷:
“我不是質疑妳的成功率——我相信真愛佳緣在妳的操作下肯定也能上市成功。但是,我想說的是,聽說現在有些給了妳錢的客戶,在外面拿妳的招牌給投資人吃定心丸,這個影響就不太好了嘛。
所以我想了想,其實我們阿貍巴巴也沒必要圖最給力、最牛逼的律師來為我們服務。有時候找個稍微生手壹些的,也顯我們阿貍的實力不是?”
劉律師聽了,頓時愕然。
這是什麽邏輯?
但聽起來,好像確實很有道理。
就拿個馮見雄早年混過的圈子來舉例好了:比如當年他給L幹媽做“全國馳名商標”代理的時候,接的那壹系列案子。
想讓自己的品牌成為全國馳名商標的企業,是不是非得花大價錢去請最好的代理公司、中介掮客呢?
其實並不必要。
非得在這上面花大錢的,反而往往是在指標線上可上可下的那種。
這時,實力不夠,掮客補。
但妳如果做得很牛逼,就假設品牌知名度有可口可樂那麽牛逼,然後進入中國市場。這時候哪怕妳什麽代理公司都不雇,什麽中介掮客都不請,直接去國家工商總局遞交申請書,那也是可以辦下來的。
就像壹個普通人想當中科院院士,如果妳科研成果不夠多,學歷資歷不夠紮實,那確實要各種斡旋。但如果妳滿足“壹條必殺”的硬杠子,還要個屁的斡旋?
中科院收院士的章程上,最開始就明明白白寫著:“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獲得者,或菲爾茲獎獲得者,直接入選為中科院院士”。所以妳只要去拿個諾貝爾獎或者菲爾茲獎,什麽拉關系混臉熟的工作都不用做,中科院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權威性,都會主動跪求妳當院士的。
回到去納斯達克IPO的問題上,情況也是壹樣。
如果今天是狗東要IPO,那沒得說,不請劉剛壹萬年也過不了。
因為狗東是典型的“按照GAAP規則萬年狂虧”的公司,妳不運作不斡旋,硬杠子那就過不了。
(PS:哪怕七八年後,偶爾有個把季度或者年,狗東對社會公眾表示的財報,會顯示其盈利了,但那其實都是不按照GAAP規則來算的。這裏面最大的貓膩,就在於那些財報都不會把他們接受低估值資源型融資時出讓的股權,足額折算到虧損裏去。
通俗地用人話翻譯壹下,就是假設5年前,狗東按照融後估值200億、拿了老虎基金40億美元現金,那麽老虎基金的占股比例就應該是20%。而等他拿了老虎基金錢之後壹年,本來因為規模做得更大了,資本市場對這家壹年前估值200億的公司,新估值漲到了280億。
這時候,如果按照常規法則,有新股東想入股時,得增資120億美元才能占到30%股權(280+120,融後總值400億)。可問題是這時候跑來投資的是騰雲,然後騰雲說我只給12億,但我還是要妳30%股權,並且對外宣稱估值400億。但我少給妳的108億也不是白少給的,而是我會把‘微信’的‘電商’這個按鈕的5年獨占使用權交給妳狗東使用。
按照GAAP會計法則,這種實際上新股東錢沒給到位、但卻占走了大筆股權的資源型投資,是要把差額計算成虧損的。相當於是“狗東花了108億美元買了‘微信’裏‘電商’這顆按鈕的5年使用權”。也就是應該在財報中體現出“每年為了買這個流量入口支付成本21.6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