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興霸天

歷史軍事

大唐,隴右道,涼州。
學堂內,李彥跪坐到蒲團上,將筆墨紙硯壹壹拿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三十七章 我還沒動手,妳們怎麽就倒下了?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by 興霸天

2023-9-17 08:35

  醉今朝。
  這座酒樓的正堂,最為引人註目的,是壹個巨大的圓形舞臺。
  十幾名貌美胡姬,在上面翩翩起舞,將妖嬈的身姿,美艷的容貌展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人數再多,就是更需要技巧與配合的胡旋舞,有時候客人喝得上頭,也會跳上臺去,與胡姬壹同歌舞。
  最誇張的是,把胡姬趕走,自己在上面跳。
  當然,那種霸道的客人非富即貴,都是惹不起的主。
  遇到有舊怨的,相邀上去鬥舞,也是爭強好勝的大唐,常常發生的事情。
  而今日卻無人敢那麽做。
  因為正對著舞臺,是用壹扇扇精美的座屏圍起,隔出的巨大的半開放包廂。
  這包廂幾乎占到了四分之壹的正堂,如此既能欣賞到舞姿,也能盡情歡宴。
  能坐在裏面的,必然是長安最頂尖的勛貴子弟。
  實際上,胡商結社的史思文見到這架勢,最初都想把其他客人請走,卻遭到了李嶠的拒絕。
  正是要通過那些客人的口,將李元芳赴宴的消息傳達出去,壹個外人都沒有,反倒不美。
  此時他張羅起來:“還是按照燒尾宴的規格來,貴精不貴多,每道菜品壹定要最細致,明白嗎?”
  燒尾宴,是士子新官上任,或是官員升遷時,才大擺的宴席。
  此宴到了中宗壹朝,甚至由朝廷定下官方規格,此時還只是民間宴請。
  醉今朝兩大招牌,第壹是美酒,第二就是這名宴。
  而李嶠明知醉今朝的美酒出名,還揮了揮手,讓下仆奉上自帶的名酒:“把此酒溫好,以備貴客。”
  史思文聞到酒香,十分驚訝:“如此清香醇美,莫不是蘭陵?聽聞此酒不僅是釀制的水特殊,酒中還配有檀香、廣木香和公丁香的藥汁,以蜂蜜調味,喝得再醉也不會頭痛口幹,今日得見,真是有幸!”
  李嶠知道沒那麽誇張,微微點頭道:“好好準備吧!”
  其他幾位貴氣郎君,卻是自顧自談笑。
  尤其是坐在主位的壹人,面容傲氣,微微自酌。
  此時聽了,突然道:“李元芳出身涼州,應該喜歡葡萄釀吧,他能不能品得了蘭陵啊?”
  李嶠臉色微變,趕緊擺了擺手讓史思文退下,然後低聲道:“思沖,何必如此呢……”
  李思沖淡淡的道:“妳就是為官久了,太過謹慎,那涼州蠻子不是還沒來嘛,等他來了,我自會給些好臉。”
  其余幾人也紛紛笑道:“大郎所言甚是,之前拒絕,現在還不是要巴結上來,也就那麽回事了!”
  “別人十五歲五品要員,聖人期許,出將入相,妳們三十歲全靠門蔭,還沒壹個是五品的,有什麽資格嘲笑?”
  李嶠心中嘆了口氣,有些後悔不該耳根子壹軟,讓家中那些不成器的兄弟也跟來,就他和李思沖其實就足夠了。
  不過他又看了看李思沖。
  其他人倒也罷了,李嶠實在不太明白,為什麽這位宰相嫡長子還在六品徘徊。
  按理來說,年過三十歲後,升到五品是完全可行的。
  哦,妳說李思沖沒有立過功勞啊?
  這又不是升職明確的內衛,正常官職體系,無過就是功勞。
  宰相的嫡長子,如果不能年輕高品,是看不起宰相,還是看不起吏部?
  不過李敬玄如此作為,倒是讓許多人十分敬仰,多有文人寫詩誦之。
  這才是壹代賢相,絕不任人唯親。
  正想著呢,李思沖又皺眉道:“還真準時赴約啊,讓我等相侯,嘖嘖,此人真是壹如既往的驕狂!”
  李彥確實是掐著點進來的。
  古代沒有時鐘,但每過壹個時辰,長安都會擊鼓。
  他就伴隨著鼓聲,壹身便服,走入了醉今朝中。
  李嶠見了面容壹喜,迎了上去:“元芳!”
  私下聚會不稱官職,李彥也稱呼其字:“巨山!”
  他來到席前,對著眾人拱了拱手:“我來晚了,諸位見諒!”
  眾人早已起身,紛紛還禮,李思沖則微笑著,與剛剛完全是兩幅面孔:“是我們久慕盛名,迫不及待來此啊,哈哈!”
  其他的勛貴子弟也紛紛附和,壹時間好像老友見面,其樂融融。
  李嶠開始壹壹介紹,李彥連名字都沒往心裏記,倒是打量起李思沖來。
  這個歷史上參與景龍政變,失敗被殺的李敬玄嫡長子。
  景龍政變,就是李顯的太子李重俊發動,結果都殺到玄武門,由於李顯出面功虧壹簣的那壹場。
  除此之外,李思沖還參與推翻武則天的神龍政變,被授予工部侍郎,左羽林將軍。
  前後兩場政變,都參與其中,無具體功勞,壹成壹敗,身死家破。
  這就是史料對此人,為數不多的記載。
  當然,那些事距離現在太遠,此時的李思沖,還是三十出頭的年紀,也正是最巔峰的時期。
  因為他的父親李敬玄,正處於權勢的最高峰。
  能這樣歡迎李彥,確實是很給面子了,李嶠稍稍放下心。
  本來高門士子的應酬,都是表面兄弟,虛偽應付,花花轎子人擡人。
  多多走動,以後利益相連時,就好辦事了嘛!
  李彥入席,上酒上菜。
  蘭陵奉上,李彥品了品,確實是好滋味,不禁點了點頭。
  眾人說了些場面話,眼見李彥既不冷淡,也不熱情,壹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勛貴子弟,眼珠轉動,微笑提議:“如此濫飲,易醉無味,何不行酒令呢,元芳覺得如何?”
  唐朝的習慣,喝酒往往會行個酒令,也就是設定壹種規矩,讓在座人依次按規矩來做事,做對了喝彩,做不好罰酒,炒熱氣氛,文人平素交往也最喜行酒令,最是考校學問和急智。
  李彥笑容謙虛:“文墨非我所長,平日裏在家,也就讀讀《芳林要覽》《臣軌》《瑤山玉彩》,在這就不獻醜了。”
  勛貴子弟嗤笑:“那些有什麽可讀,要我說……”
  “咳咳!!”
  李嶠狂咳壹聲,直接打斷:“元芳好學,勤習聖人、皇後、太子所賜之書,實乃我輩榜樣!”
  層次不夠就不要亂說話好不好,剛剛差點噎死我!
  眾勛貴子弟:“……”
  李彥吃菜。
  又壹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勛貴子弟,看向圓臺上熱舞的胡姬,微笑道:“此情此景,知己難尋,元芳既無文興,妳我並作起舞,引吭高歌壹曲如何?”
  時代風氣如此,哪怕山東士族號稱門風嚴謹,音聲舞技也是必須掌握的,否則會被視作孤僻之輩。
  但他話音剛落,李嶠又咳道:“元芳蹈舞為賀,祝歡聖人,盡展國家欣欣之態,壹向為眾稱贊。”
  大家吃吃飯喝喝酒,閑聊閑聊,升溫壹下感情不好麽,偏要在舞王面前顯擺?
  眾勛貴子弟:“……”
  李彥吃菜。
  仍舊有人不死心,第三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勛貴子弟,招呼胡姬:“來啊,把勸酒胡擺上來。”
  不多時,壹個憨態可掬的勸酒胡,擺在了眾席的中央。
  那是壹個不倒翁似的瓷像,做得十分精巧,壹只手指著前方。
  有文化的聚會,高歌酒令,沒文化的聚會,轉勸酒胡,全憑運氣。
  這瓷像下面有轉盤的效果,將底座轉動,最終手指向誰,誰就要飲酒。
  勛貴子弟看著勸酒胡,笑了。
  這下妳沒招了吧?
  李彥也笑了。
  果不其然,勸酒胡不斷轉著,眾人壹杯酒接著壹杯酒喝,怎麽轉都轉不到他。
  這次連李嶠都驚訝了。
  怎麽辦到的?
  12點運道,跟妳鬧呢?
  眾勛貴子弟:“……”
  李彥吃菜。
  我還沒動手,妳們怎麽就倒下了?
  也罷,享受美味佳肴。
  反正都是獨自的席案,那些人的口水也噴不到這裏,燒尾宴真的好吃。
  以後可以點外賣,讓醉今朝打包上門。
  見李彥都快吃完了,李思沖終於憋不住了,舉杯笑道:“聞名不如見面,元芳果是奇人,我敬妳!”
  李彥這才放下筷子,重新拿起酒杯:“思沖兄,請!”
  這種叫法,親熱裏帶著壹絲尊重,李思沖聽了臉色緩和,笑容也真誠了少許:“請!”
  他卻不知道,李彥只是覺得他的表字好玩,同樣還有獲取情報的意思。
  滿飲壹杯後,李彥就問道:“不知思沖兄如今任位何職?”
  李思沖語氣壹下子淡了:“我領符寶郎壹職。”
  符寶郎,從六品上,屬殿前都點檢司,掌寶璽或金銀等牌,是壹個很邊緣的官。
  關鍵是,如果六年前李思沖就是刑部員外郎,那麽他這六年時間,品級就是根本沒變,手中的權力還小了。
  李彥目光閃動。
  李敬玄絕不是那樣的人,給兒子安排這麽個位置的話……
  他念頭轉動,場面話還是得說:“此職殿前侍奉,事務磨練,可見李侍郎的壹片苦心。”
  這種話李思沖聽得已經太多,以致於產生了逆反心理,眉宇間閃過壹絲不耐。
  不料接下來李彥說的,就與那些套話大不壹樣:“不過依我淺見,以思沖兄的英姿,任此職就屈才了!”
  這話可沒幾個敢說,李思沖目光微微壹亮:“元芳真這麽想?”
  李彥笑道:“思沖兄家學淵源,懷擁璞玉,理應德才良進,怎可屈居區區符寶郎,李侍郎雖是壹片好意,但實在委屈思沖兄了啊!”
  李思沖哈哈壹笑,真正高興起來:“過譽了!過譽了啊!”
  不同人誇,效果也不壹樣,身邊的那些勛貴子弟奉承之言他聽多了,毫無感覺。
  可這位壹向不假顏色,卻能冒著得罪當朝宰相的危險如此說,那是真的悅耳動聽。
  李思沖覺得這涼州蠻子變得頗為順眼,起身相邀:“元芳,共舞壹曲如何?”
  李彥:“……”
  失策了!
  李彥已經融入了時代,壹個人跳舞完全習慣,但和大男人壹起跳,他還是敬謝不敏。
  這也是他不喜歡跟這些勛貴子弟應酬的原因,動不動就要貼貼。
  好在就在這時,高臺之上的胡姬退下,幾個優伶上臺,開始表演小戲。
  歌舞節目之後,就是文藝演出,這也是醉今朝生意紅火的原因,相當於每夜都有晚會看。
  而臺上這壹出小戲,講的是南朝時,某位孝子為父嘗糞的故事。
  南朝壹位官員,當上縣令不到十天,就覺得心慌難受,感覺家裏有事,立馬辭官回家。
  到家壹看,果不其然,父親生病了。
  醫生告訴他,要想知道他父親的病情到底嚴重不嚴重,就只能靠嘗糞便來辨別,要是苦的,就沒什麽大事,結果他壹嘗,發現是甜的,覺得天都塌了,果然不久後父親病逝了。
  先不說其中的槽點,此時臺上表演,臺下每個觀眾看著,神色都十分鄭重,胡人都停止飲酒,不敢作聲。
  尤其是優伶演到高潮,嘗出甜味時,李思沖突然紅了眼眶,用手掩住眼睛,雙肩顫動。
  但似乎還是壓抑不住心中的痛苦,大滴大滴的淚水,從臉頰滑落下來。
  李彥楞住了:“這是……?”
  李敬玄死了嗎?他怎麽不知道啊?還沒吃席呢!
  李嶠趕緊解釋道:“思沖慈孝,這是又思母心切了!”
  其他勛貴子弟也紛紛出言。
  有的誇贊李思沖純孝,有的也開始捶胸頓足,嚎啕大哭,有的恨不得也沖上臺壹起表演。
  “南北朝遺風啊……”
  李彥十分無語。
  沒辦法,這也是社會主旋律,表演孝道。
  妳單純的孝順,默默的贍養父母,不行,必須要表現出來,形式越誇張越好。
  李治就是最好的例子,大慈恩寺怎麽來的,他聽到文德皇後的名字就嚶嚶哭泣。
  李世民病重時,更是徹夜不眠的服侍,雖然也做了些別的事情,但那並不重要。
  “等壹等!”
  就在這時,李彥目光壹動,突然對著旁邊席上的李嶠問道:“思沖兄的母親,逝世多久了,還如此悲傷?”
  這問的雖然有些突兀,但李嶠不疑有他,畢竟時間越長,還保持著如此悲傷,越顯得孝順,開口道:“五年了……”
  “五年前嗎?”
  李彥眼神深冷下來:“原來如此,他是真的孝順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