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浙東匹夫

歷史軍事

中平四年(187),二月初壹,中山治所盧奴縣。 朔日的夜晚,月球正運行在地球與太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7章 冊封都亭侯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by 浙東匹夫

2022-2-19 20:44

  “好!說得好!自古開國之主,唯有商湯伐桀,與高祖反秦,初衷毫無私心,只求普救黎民。連武王伐紂,比之高祖都略有不及!我大漢自當久享天下,遠邁商周。”
  隨著李素和董扶等人辯完,劉宏親自從壇上的禦座站起身,出言嘉獎。
  起身的時候,還情不自禁拍打了幾次禦座的扶手,以示擊節嘆賞。
  隨著皇帝對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最終表態,群臣也就徹底偃旗息鼓。這話是不能反駁的,反駁了那就是認為高祖不正,那是找死。
  沒辦法,劉宏聽了這麽多年的大儒講經,早就憋屈壞了。
  因為儒家的天下獨尊,所以大儒們多多少少失去了從事實論據出發、辯論問題的能力,都是從經義出發,以理論推導理論。
  李素的話風,明顯更像先秦諸子百家,那時候還沒有任何壹家獨大,所以任何“經”都沒有權威性,妳要駁倒其他家,妳只能從事實出發。
  而“古往今來有哪些造反的人不得好死、哪些善終了”,這都是歷史事實,儒家的“經”把理論編得再圓,也沒法篡改事實判斷。
  就好比壹個股評家說得再天花亂墜,他也不能說K線圖歷史記錄是假的。
  李素把歷史事實的數據統計引入對治亂興衰的辯論,這是劃時代的降維打擊,勝之不武。
  “李卿可謂擅知天命者矣,三公竟不識人,也不舉為有道博士,呵。”劉宏繼續旁若無人地吐槽,隨後冷不丁竄出壹句,“李卿有此學識,不如改改,入朝為官吧。”
  李素跟趙雲恭恭敬敬站在下面,聽到這麽壹句,不由眉頭壹皺,只好壯著膽子、冒著君前失儀的風險,偷偷把眼珠子往上瞟。
  李素這才註意到,皇帝最後那句話根本就不是跟他說的,而是說著說著轉向旁邊的趙忠了。顯然是趙忠此前已經擬定好了封賞的敕命,今天原本就是走個過場當眾宣讀壹下,劉宏聽得高興,才臨時起意要改。
  也是,作為皇帝,怎麽可能考慮臣下的意見、還跟妳商量呢?當然是想讓妳幹啥就讓妳幹啥。
  趙忠當然不會違逆皇帝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馬上去改,而是壹邊應承壹邊略作拖延,顯然是想確認皇帝是不是心血來潮三分鐘熱度。
  李素知道機會不多了,連忙鬥膽出聲:“陛下,臣有壹言啟奏。”
  劉宏壹揮手:“說吧。”
  李素:“得蒙聖眷,臣不勝惶恐,然張舉雖誅,張純尚在,遼東未平。念劉幽州知遇之恩、拔擢臣於草莽,臣不敢獨享太平。”
  劉宏好奇地盯著李素看了壹眼,嘿嘿壹笑:“也是,倒是個義士,那就放妳回幽州,待幽州賊亂徹底平息,再議入朝。”
  李素:“臣謝恩。”
  劉宏看也不看他,就拉著趙忠又隨便吩咐了幾句,趙忠也不得不臨時修改敕命,折騰了好壹會兒,全然沒有朝廷威儀。
  滿朝眾臣看著,心中也是微微嘆息:唉,賞罰由心,毫無定性!
  不過大家也習慣了,這種奇葩的事情劉宏可沒少做,當年冊封崔烈為司徒的那次朝會,劉宏可是當著大夥兒的面,剛宣布完任命,就吐槽說這個司徒賣便宜了。
  如今因為聽李素吹牛逼吹得心情舒暢稍微法外加賞,壹點都不奇怪。
  而且憑良心說,李素這番話,確實對於大漢的正統性有幫助,本來就有功勞,大家也心服口服。
  半晌之後,趙忠拿出新的敕命,宣讀了對於幽州此次平叛各主要官員的封賞:
  “……茲加封幽州牧虞,薊侯,食邑五千戶,假節鉞。
  遼東長史公孫瓚,改右北平太守,封令支亭侯,食邑五百戶。
  廣陽都尉、薊縣令劉備,改護烏桓校尉、遼東相,封良鄉亭侯,食邑四百戶。
  護烏桓校尉擁節長史、幽州別駕李素,加遼東長史,封都亭侯,食邑二百戶。
  廣陽都尉左牙門督關羽,改遼東都尉,關內侯,食邑壹百戶……”
  李素靜靜地聽完,從關羽再往下,就壹個爵位都沒了,連關內侯都沒有。
  另外,劉備之所以被封為“遼東相”,是因為當時既有“遼東郡”也有“遼東屬國”,郡的長官是太守,屬國的長官是相。
  東漢早期,有藩王封於遼東,加上遼東地方很大,所以把昌黎縣周邊數縣從遼東郡裏劃出來,單獨列為壹個王國,遼東郡依然治襄平。
  但後來封到遼東的藩王不存在了,遼東屬國又由遼東郡的太守兼領管轄。所以事實上,“遼東太守”是比“遼東相”略微高半級的。
  張舉之亂中殉國出缺的陽眾,本是遼東太守,但因為遼東郡大部分地區還在反賊手上,所以暫時只封劉備遼東相,這也是暗示劉備:
  朝廷封給妳的地盤妳要自己從叛軍手上打回來,只要打回來,妳這個“相”就能自然而然升級成“太守”。
  李素作為遼東長史,也要作為劉備的副手,壹起幫忙徹底殲滅遼東反賊。
  另外,漢末帶個“都”的侯爵,從級別上來說已經算列侯了,但依然沒有封地,只有跟關內侯類似的虛擬食邑租稅俸祿。
  比如關內侯的食邑壹百戶,是沒有具體地方的,妳也不知道妳的這壹百戶在哪兒。
  朝廷只是按照壹個正丁每年納稅四石、使男和成年女子兩石的標準,虛擬折算每壹戶每年十石糧食。
  關內侯的食邑百戶就是每年拿壹千石的爵位俸祿。都亭侯二百戶折兩千石、都鄉侯三百戶折三千石……
  而正常的亭侯就已經比都鄉侯高了,因為人家是有實打實地圖上看得到的亭作為封地的。
  所有的亭侯、鄉侯在命名上依然以所在縣為名,同時寫上食邑多少戶,到了地方上後再按照戶數湊壹個或者幾個亭套上去。
  比如劉備這次封了良鄉亭侯,良鄉是縣名,假設當地某鄉有兩個亭,壹個壹百戶壹個三百戶,加起來剛好四百戶,那就把這兩個亭都給劉備食租稅。
  最後,該給的錢還是得給。護烏桓校尉和遼東相正價就要每個壹千五百萬,那些爵位更是誇張,都亭侯壹千萬起,都鄉侯壹千五百萬,正經的亭侯兩千萬。
  大部分都用之前劉備給劉虞代付的烏桓部落賞賜款沖抵了,但還是額外要掏壹部分,幾千萬錢肯定是少不了的。
  不然給朝廷立功的人那麽多,怎麽不見別人每次壹有功就升官?
  壹年多時間從縣長升到校尉,不給錢換誰也做不到呀。
  ……
  “咱終於也有爵位了!雖然只是都亭侯,好歹也算侯爺了!不容易啊,潛入丘力居大營談笑風生,拿到張舉首級換來的。漢朝文人封個列侯真難,幸虧斬張舉的外交勝利勉強也能打打擦邊球算軍功。”
  聽完全部封賞決定後,李素雙手恭領了敕命,再拜謝恩,腦子裏依然有些不冷靜。
  許久之後,朝會終於散去,李素也依班退去。
  十常侍中有人喊住李素,讓他稍等,皇帝還有些話想跟他聊,李素只好繼續等著。
  不過實際上也沒什麽,就是劉宏今天突然來了興致,讓李素給他講壹些歷史故事——主要是從歷史事件的數據統計盤點角度來解讀壹些事兒。
  因為之前給皇帝上歷史課的大儒,從來沒從數據統計分析的角度講過,皇帝好奇嘛。
  李素耐著性子,又講解了半天,都挑盡量有趣的盤點,幾乎形同UC震驚部那些“史上十大XXX,第四名如何如何,第二名如何如何,第壹名卻大多數人都不知曉”的調調,反正是怎麽標題檔怎麽騙點擊怎麽來。
  劉宏果然聽得挺爽,留他辭了壹頓飯才放走。臨走之時,有宦官私下跟他交底:“回去讓遼東相好生用命努力,早盡全功。幽州徹底平定之日,陛下便改授他遼東太守、度遼將軍。”
  護烏桓校尉和遼東相,都是比兩千石。
  而度遼將軍和遼東太守,就是正兩千石了,又要高半級。到了度遼將軍,好歹也算雜號將軍了,也邁過了從都尉/校尉這些“尉”向“將軍”的轉變。
  這可是壹道很大的坎,很多武官壹輩子都沒能邁過校尉和將軍的差距。
  歷史上,這兩個位置基本上是公孫瓚在群雄討董之前所達到的高位,現在已經被奪了壹半過來了。
  “陛下所托,豈敢不用命。”
  ……
  回到雒陽城後,已經是當天傍晚時分了,李素和趙雲回下榻處再住壹晚,準備明日再帶著朝廷的封賞敕命回幽州復命。
  李素也註意到,趙雲有親自斬殺張舉之功,但為了吹噓朝廷的威望,趙雲只能做幕後英雄,所以這次的敕命中並沒有提到他。
  大家關起門來說私房話時,李素當然要安慰趙雲了:“子龍,別擔心,關司馬已經被提拔為遼東都尉了,都尉下屬各職還不是劉府君和關都尉說了算?到時候翼德晉為左牙門督,妳定然是右牙門督了,位在諸部司馬之上。”
  刺殺時動動手,以趙雲的武藝來說,也不是多辛苦的事兒,只不過殺的目標值錢了,功勞才跟著值錢。
  加班殺人半小時,就從普通別部司馬升到右牙門督,已經很劃算了。
  趙雲依然還是那樣淡泊名利:“屬下豈敢不服,當時讓典韋、幼平出手,也是壹樣可以成功的。長史讓我動手,是信任我。”
  “那就好,今晚好好休息,明早又要啟程復命了。”
  李素歇息壹夜,就載著封侯之譽榮歸故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