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浙東匹夫

歷史軍事

中平四年(187),二月初壹,中山治所盧奴縣。 朔日的夜晚,月球正運行在地球與太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by 浙東匹夫

2022-2-19 20:44

  其實,造玻璃造鏡子這種俗套而暴利的來錢辦法,李素前世看穿越小說早就看得眼睛起繭了。
  但作為壹個文科生,他是真的不會燒玻璃,所以壹直也沒往這方向用心。
  直到此刻,看到糜家人招待貴客起居用的銀鏡,他才豁然開眼:原來古代銀鏡的清晰度也是很有前途的,沒玻璃照樣能用。
  李素心中好奇,忍不住便問婢女:“妳叫什麽名字?知道這銀鏡值多少錢麽?”
  女婢微微訝異,連忙殷勤表現:“奴婢沒有姓名,夫人小姐都喊我草兒。這鏡通體純銀,要二三十貫銅錢吧。”
  李素聽了,暗忖:還真是有夠卑賤的昵稱,連花兒這麽俗氣的都不配有,只能做草兒。
  漢朝並不流通白銀,但白銀存量還是有壹些的,主要用於做首飾器皿。
  李素手上這塊銀鏡重約半斤,銀料本身的價值大約在五六貫,做成銀鏡卻要二十幾貫,相當於材料錢的四倍,這加工費絕對是畸高了。
  李素覺得不解:“莫非這些雲紋鳥獸的雕飾鏨嵌,極為精致難做?”
  草兒指著鏡面說:“雕工不難,主要是鏡面打磨不易。而且銀鏡哪怕藏在最細致的絲囊中,不過壹兩個月也就發黑了,要重新打磨。
  每磨壹次都會變薄,最多用壹年也就磨沒了——奴婢聽說這東海郡內,只有寥寥幾家達官貴人,敢跟咱糜家壹樣用銀鏡,其余富戶都只用不易銹的銅鏡。”
  聽到這些,李素這才恍然大悟——自己被穿越小白文騙了這麽多年!
  玻璃對鏡子的貢獻,其實絕大部分來源於抗氧化,而不是清晰度。玻璃擋在銀子外面,隔絕了空氣,讓銀子不會氧化發黑。
  而鏡子是否成像清晰,跟玻璃有屁的關系?清晰度只跟打磨工藝、磨損顆粒度粗細有關。
  只能說壹幫文科生寫穿越小說,壹個個都言之鑿鑿“拿出玻璃鏡子,立刻霸氣側漏、虎軀壹震、驚得古人納頭便拜”,結果騙了李素這麽多年。
  如此說來,問題就被拆分為二了,玻璃解決的是耐久度,研磨決定的是清晰度。
  哪怕李素依然造不出玻璃,他依然可以改良出足夠清晰的銀鏡。
  趁著糜竺還沒回來,不如暗中琢磨琢磨,過幾天也好多壹條談合作時的交易籌碼。
  ……
  婢女離開之後,李素就在心中靜靜盤算:磨鏡子要怎麽樣才能更清晰呢?
  他壹開始沒什麽頭緒,但很快靈光壹閃,想起前世自己磨刮花眼鏡片的經歷——他前世是個學霸,近視高達1200度,連隱形眼鏡都沒法用,只能戴框架眼鏡。
  超高度數的超薄鏡片是非常貴的,以至於他大學時代,每次眼鏡片被刮花就非常心疼。形勢所逼,他就非常專註地在百度上搜了“眼鏡片刮花怎麽辦”。
  度娘就告訴他:可以用牙膏加清水塗在鏡片上,然後用眼鏡布用力擦拭。他試了壹下,發現居然真的把鏡片劃痕修好了。
  因為事關切身利益,他刨根問底研究過原理,後來才知道,原來牙膏本身就是壹種碳酸鈣粉末型的研磨劑。
  研磨劑越細膩,磨的鏡子就越光滑。
  漢朝人用的還是細磨刀石,或者石灰石粉碎出來的研磨劑。估計最多也就四五百目的研磨精度。
  李素也不用開太大的掛,他只要能造出“牙膏”級別的研磨劑,清晰度就可以妥妥超過現有產品四五倍。
  說幹就幹,他立刻帶上親兵,出門采購材料,做些準備。
  因為不是要做真的牙膏,所以香精、清潔劑這些都可以省了。關鍵只要弄到三種核心材料:盡可能細膩的碳酸鈣研磨劑,以及潤滑劑、粘合劑。
  要弄到細膩碳酸鈣,李素肯定不可能跟漢朝人壹樣拿石灰石去磨碎,比粉碎手藝他怎麽比得上這個時代的匠人呢。
  但他靈機壹動,想到了前世初中化學課本上最有名的那個實驗:往石灰水裏吹二氧化碳,就可以形成碳酸鈣的絮狀沈澱。
  這種沈澱實驗自然結晶析出的產物,絕對是比任何研磨粉碎產物都要更細好多倍的。
  而且也是天賜其便——這次最核心的壹款實驗用原材料,生石灰,並不用現買。因為前幾天路過彭城的時候,關羽為了腌人頭買了很多生石灰,還有幾包沒用完放在行李裏呢。
  到時候把生石灰往清水裏壹倒,過濾掉雜質,就得到了反應用的純凈石灰水,吹氣就得到絮狀碳酸鈣了。
  所以李素的保密工作可謂是天衣無縫,就算將來有人註意到他拿出高端銀鏡之前,出門進過貨,也查不到生石灰這壹款最核心的材料。
  ……
  解決了最核心的研磨劑後,下壹步就是潤滑劑。
  這個時代沒有凡士林,但古人保養刀劍的磨刀油、植酸油也能湊合用。
  正是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李素又有了壹個發現——漢末的鐵匠居然還沒有用“磨刀油”的概念。
  換言之,如今的鐵甲和鐵質兵器,並沒有塗抹油脂防銹的處理,都是指望跟青銅兵器時代壹樣,表面形成氧化物或者硫化物保護層後,內層不再被腐蝕。(鐵匠鍛造淬火的時候倒是會用到壹定的油脂,但出廠後磨刀和保養的環節就沒人用了。)
  怪不得如今的鐵甲絕大多數都是“玄甲”,因為黑黢黢的銹跡和致密氧化層可以保護住裏面的鐵。而光亮的鎧甲更多是作為儀仗用的。
  不過幸好,李素最後還是找到了壹種勉強可用的植酸油——反正他只要是酸性植物油,有壹定抗氧化效果,而且眼色已經要清亮透明,就可以用在研磨和保護銀鏡。
  這事兒也提醒了李素,未來可以順便多買壹點符合這類條件的植酸油,用來給軍隊塗抹武器和盔甲,雖然不能提升裝備的戰鬥力,但絕對可以讓裝備的耐久度提高很多。
  別家軍閥的兵器,最多七八年就朽爛成渣了,李素部隊的兵甲說不定能多壹倍待機時長。
  ……
  第三樣也是最後壹樣核心材料,是粘合劑。其作用是確保研磨劑顆粒均勻分散在膏體裏,不要結塊,防止磨的時候擦傷鏡面。
  這種東西的材料,李素後世也在洗面奶配料表上看到過,主要是偏矽酸鈉——說人話,就是那些洗面奶廣告上宣傳的“海藻泥”、“火山泥”之類的東西。
  朐縣作為海港縣城,火山泥肯定是弄不到的,但矽藻泥壹大堆。
  這兩天吃飯的時候,李素不止壹次吃到海帶和紫菜形狀的藻類了。雖然不是養殖的,而是漁民采摘回來的野生貨,但找幾個漁民淘澄壹堆藻渣回來研磨過濾澄清,還是很輕松的。
  所以當天下午,搞定前兩樣後,他就雇了壹條船,出海去撈壹些海藻泥。
  這個過程中,他也趁機在朐縣的港口晃悠了壹圈,看到了不少糜家的商船船隊、順便打聽了壹下糜家的水路貿易情況。
  朐縣本就相當於後世連雲港,這裏的海港條件還是不錯的,漢末時又有河流從這裏入海,水路貿易非常發達,糜家這種壹州首富,怎麽可能不重視運費低廉的水運貿易呢。
  只不過,李素貼身觀察後,還是很快找到了如今船只跑海的壹些小毛病——這個時代的海船跟內河船似乎並不區分,外觀看起來跟後世的黃海沙船類似,都是平底的,無非比唐宋時候的沙船簡陋壹些、也更小。
  因為河海不分,這些船沒有穩定鰭面,也沒有水密隔艙。所以糜家的沙船,也就是貼著海岸線航行壹下,不會進入看不到陸地的遠海。
  李素暗暗記在心裏,覺得到時候跟糜竺談合作,又可以多壹點籌碼。
  ……
  忙活了半天,李素終於找齊了“牙膏研磨劑”的全部核心材料,壹番折騰把成品造了出來。
  然後他拿了壹面剛在城裏糜家商號買來的銀鏡試手,晚上花了大約壹個小時,才磨制出壹塊樣品。
  他自己品鑒了壹會兒,覺得如果糜家原本用的舊銀鏡相當於180P分辨率的話,那他磨出來這塊起碼等於720P甚至1080P分辨率。
  大功告成,就等明天見糜竺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