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

森蘿萬象

修真武俠

春秋時期,周王朝,守藏室。
蘇尋看著手中的竹簡,自語道:“東勝神洲、西牛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八章 入道

西遊:開局對弈贏了老君 by 森蘿萬象

2022-6-3 22:38

  孔子與老子的會面,看似並沒有引發什麽。可是,蘇尋卻若有所思。
  就好像之前所說的,孔子的壹生,信奉的是所謂的“禮”,尤其是“周禮”。
  但實際上,周禮所代表的,是“天”,更是天地之間的“規則”!
  如果是在原本的歷史上,蘇尋從這裏或許看不出什麽。可是如今的蘇尋,經歷了夢中四世,並且看到了這個世界“上蒼”的存在。
  那麽,從這壹點上來看,“天”,所代表的就很微妙了。
  在西遊記中,可以看得出玉帝、老君與如來這三方,分別代表的,其實便是“儒”、“道”、和“佛”三方。
  換句話說,儒家的禮,其實代表的便是玉皇大帝!而玉皇大帝,所代表的便是“天”。
  如今看來,周禮很有可能,便是“奉天”而生。
  仔細想想,周朝稱天子,而周禮也是在那個時候而誕生的,的確很難讓人不去與“上蒼”聯系到壹起。
  不過,孔子,乃至於周公是否與玉皇大帝有關系呢?
  這壹點,蘇尋覺得,應該還是不然的。
  因為春秋時期的周禮,是壹部舉世著作。這壹點,是毫無疑問的!
  周禮的出現,以禮制對人的身份進行劃分和社會規範,最終形成等級制度。雖然,是進壹步地將人間與等級聯系在了壹起,由此出現許多弊端。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周禮的出現,的確讓周朝的社會穩定了許多。
  孔子正是看到了這壹點,並且他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想要恢復周禮,重現壹個真正穩定的太平盛世。
  如果孔子生在現代,絕不會去主張恢復周禮!
  但只可惜,孔子生在的,並不是現代。雖然這造就了他,卻也限制了他。
  他更不會知道,在四百年後,周禮的含義將會徹底發生質變,他壹生奉行的儒家,也會成為故步自封的“儒教”。
  想到這裏,蘇尋忽然意識到老子之前對孔子所說的話。
  孔子對老子詢問“正路”在哪裏。老子只是說,正路,就在這裏。
  壹條大路的本質還是大路,這條路是通天之路還是入地之路只不過是人賦予它的概念!
  周禮是“奉天而生”,但是,周禮的本質並不是“因天而生”。周禮本就存在,只是存在於天地萬物之間,而天只不過是借用了這個名字,讓其發展成自己想要的。
  就好像,春秋時期的周禮,與漢朝以後的儒禮壹樣。禮還是那個禮,意卻已經不是那個意。
  所以老子說:人心不應該有禮法的偽裝。
  但壹旦人心被禮法所蒙蔽,能夠超脫出來。除非是“聖賢”,否則,卻是難之又難的了!
  蘇尋斬命,雖然對於蘇尋自己來說,他經歷了棋盤四世,了解了許許多多的信息,不甘於被困在棋盤之中,所以他斬命求道,試圖超脫。
  可是,在旁人的眼中看來,尤其是在老子的眼中看來,此舉,難得之至!
  不過就算蘇尋不斬命,而是遵從禮法。實際上,對於“造化”而言,他的所作所為,也是極為渺小的。
  蘇尋壹人,即便讓禮法重振,讓天道徹底取代人道。但是,人心還在。
  人心雖被禮法蒙蔽、壓制,人的本性雖被壓抑。但是,越是壓抑,越是會形成逆反。到最後,要麽滅亡,要麽爆發。
  因此就算在禮法之中的人心可以偽裝壹時,但總有壹日,也會真正暴露出來。
  所能改變的,不過是外在的包裝。本質本真,不可更改。這就是老子所說的“造化”!
  老子這是借助與孔子的交談,在對自己進行教導!
  壹時,蘇尋體悟到老子的心意,不由得深感敬佩。
  這,便是所謂的“道”嗎?
  雖然,現在蘇尋對這個字,仍舊不是很能理解。可是,原本是完全無從著手的“道”,此刻在他的眼前,似乎漸漸地有了形體,不再是完全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了。
  “蘇童兒,妳覺得,孔丘,能成功嗎?”
  就在這時,老子忽然問道。
  自從離開洛邑,老子和蘇尋十日之間,沒有說過壹句話。但如今,發現了蘇尋似乎有所領悟,老子終於開口詢問。
  面對老子的詢問,蘇尋道:“或許能,但也肯定不能。”
  “哦?此話何意?”老子目光微動。
  蘇尋說道:“列國諸侯不會接受孔子。但是,‘天’會接受孔子。總有壹日,‘天’會讓列國接受孔子的禮。只不過,那時候的禮,恐怕便不是孔子想要看到的了。”
  蘇尋想到了歷史之中的記載。
  孔子壹生,遊列諸國,推行禮法,但是卻處處碰壁。
  列國對孔子大都禮遇、善待,但是絕不會任用孔子的周禮。
  這壹點看似難以理解。因為,周禮推行,對諸侯國的穩固明明大有好處才對,怎會不被任用呢?
  當然,若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這裏面有很多原因,很多理由,不好分說。
  但若是是從如今的角度,蘇尋,卻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其中壹個最大的緣由,便是,列國諸侯,並不是完全屬於“周室”的!
  當年周武王攻陷朝歌,商朝從此落幕。可是,商朝的諸侯卻並沒有被周朝盡皆壹網打盡。而是采取了分封、懷柔的舉措。
  換句話說,如今的列國諸侯,有很多還繼承著周朝之前的商朝!
  這其中,甚至有許許多多商朝當年的王公貴族。
  這些諸侯王,在周朝掀起了許多次叛亂。最大的叛亂莫過於武庚之亂。
  但實際上不僅如此,就連未來壹統六國的始皇帝,其根源,都是出自於商!
  商朝雖滅,但是根基卻未損。因此即使天子失官,諸侯卻還掌握著學術。
  孔子的“禮”某種意義上來說,代表的是“天”,諸侯國,表面上大加稱贊,絕不會說有任何不好。何況,孔子本身的人格,也的確讓人尊敬。
  但若說是任用?那也是絕不可能的!
  不過“上蒼”,或許總有壹日,會讓諸侯國接受這“禮”。只不過,上蒼的“禮”,便並不是孔子的“禮”了。
  但是,無論“禮”到底是怎樣的,都不能夠,真正地改變“人”!
  這就是蘇尋的觀點。孔子,或許能成功!
  然而這個成功,絕不是孔子真正想要的成功。
  而且,這個成功,也只是壹時的成功,肯定不會是真正永遠的成功!
  老子聽了蘇尋的回答,又問道道:“既然如此,蘇童兒,妳是如何看待孔丘的禮呢?”
  蘇尋沈吟片刻,說道:“我認為,‘禮’很重要。但是,‘心’更重要。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源於心,而不是心源於禮。”
  “不錯,不錯。”老子眼中浮現出了壹抹贊賞,隨即忽然笑道:“那麽,蘇童兒,妳餓了嗎?”
  蘇尋恍然驚醒,十日間的“神仙經歷”湧上心頭,不由得覺得很是可笑,大笑說道:“弟子餓了!不但餓了,而且渴了,累了,倦了,困了!”
  老子也是大笑,道:“我也是。那麽,壹同去找些吃食,再好生睡上壹覺罷。”
  “徒兒遵命!”
  如果說,蘇尋斬命是“得道”的話,那麽如今的他,方才真正的“入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