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東線情況
帝國的崛起 by 終極側位
2019-5-15 13:49
“王子殿下,那您現在做什麽?”臨別的時候,波爾將軍問了壹句。
“我?自然是立即去慕尼黑啊,奧匈那邊出大事了,還等著我去收拾呢。”王子壹副理所當然樣子,那表情似乎就是,我不做這事,難道讓妳去做?
“好吧,希望您在東線取得成功。”波爾將軍說道。
其實這時候回去處理東線的事情是必須的,因為俄國人的攻勢已經逐漸到達了巔峰。整個奧匈帝國在加利西亞地區的完全可以用潰敗來形容。利奧波德親王已經帶著7個師的兵力去支援奧匈軍團了。巴伐利亞軍團不能沒有主事的人,所以王子必須立即接手相關工作。並且做好支援自己叔叔的準備。
“奧匈帝國軍隊現在的情況非常糟糕,雖然在戰役開始的時候,奧匈軍團的進攻給俄國人造成了較大的困擾,並且在局部取得了突破,甚至逼迫俄國部分集團軍轉入防禦。開始的時候奧匈軍團的戰鬥也比較頑強。但是非常可惜,俄國人在兵力和裝備方面都有巨大的優勢,而在長時間的消耗之後,這種優勢逐漸積累成勝勢。奧匈軍團的情況開始惡化,當康拉德意識到軍力的失衡之後,他打算收縮防線,而這個時候俄國人的裝甲車部隊和騎兵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勇敢的在奧匈集團軍之間穿插,攻擊側翼、階段後援。配合正面的俄軍突破防線,整條戰線很快變的支離破碎。大量的部隊被分割。”
“在這個時候奧皇向我們求援,按照您當初的命令和布置,利奧波德親王帶著3個軍和1個快速師的兵力從波西米亞進入加利西亞,親王閣下首先碰上的是俄國第四集團軍的右翼,這場戰鬥進行的很快,呈扇形展開的4個師很輕松的擊退了對手。但是當我們靠近第壹個目標克拉希尼克的時候,卻發現奧匈軍團已經離開了......。”
“第四集團軍司令是奧芬貝格吧?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的軍團應該是以德意誌人為主。”王子陷入了沈思之中。按照之前奧匈帝國提供的數據,奧匈第四集團軍壹共有4個軍和2個騎兵師。以及580門火炮。這個師中壹半人是德意誌人,另外還有3成的捷克人。從親疏遠近的角度來看,屬於王子必須爭取的。德意誌人是未來新帝國的核心種族,而捷克人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政治和民意的角度來看,應該同意親王的計劃。
但是問題是,咬住這個集團軍的可是15個俄國師!雖然這些師不可能和開戰之前那樣滿編、但是至少湊出20萬部隊和700門火炮問題不大,現在奧匈第四集團軍還有多少人這是壹個問題。而親王的部隊本身只有7個師。這些部隊需要協助防禦普熱米什爾要塞的同時還要再救援的話,恐怕有些難度啊。
“把俄國集團軍的情況給我調出來,我看看。”打仗絕對不能意氣用事,本著這個原則,王子在決定前必須做到知己知彼。而當庫爾總參謀長將相關資料拿來之後,王子總算對俄國人的情況有了壹個大致的了解。
負責圍攻奧芬貝格集團軍的師俄國第四集團軍和第九集團軍,其中第四集團軍在之前的壹周中剛剛被利奧波德親王打過壹次,雖然損失不太大,但是軍團司令紮利茨還是將攻擊軸線向東移動,所以才有了和第九集團軍壹起圍攻奧芬貝格軍團的事情。
整個俄國第四集團軍壹共有3個軍,8個步兵師和2個騎兵師,如果親王殿下之前的情報沒錯的話,巴伐利亞西進軍團那壹戰雖然只是擊潰戰,但是也至少能讓1個步兵師和半個騎兵師失去戰鬥力。騎兵師攻堅能力有限,那麽也就是說,第四集團軍最多能動用的兵力也就是6個步兵師不到。恩,大概是這樣吧。
然後剩下就是這個第九集團軍了。
而這個新出來的第九集團軍明顯是在華沙地區倉促組建之後就拉上來的。而且王子可以斷定,這個集團軍中波蘭人的比例肯定很大,因為從準備時間來看,俄國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十幾萬將近二十萬炮灰從縱深拉到前線……。
巴伐利亞當年可是幫俄國人討論過火炮如何運輸的問題,順道把俄國的鐵路運輸情況摸了個透。按照相關人員提供的情報描述,壹名俄國士兵如果想從烏克蘭、莫斯科地區趕往波蘭地區的話,那麽在上火車之前,他們需要走大約200到250公裏的距離,用雙腳走這麽遠然後上火車,再到前線,有了人之後再重新組建軍團……。戰爭壹共才開始多長時間?不過3個多月而已。俄國人多是不假,但是就以俄國人的鐵路線,在補充其它集團軍戰損的同時再重新從縱深拉過來壹個集團軍的人員,這個,王子是太相信的。
所以唯壹的解釋就是這個第九集團軍群中有大量的波蘭人!而因為有波蘭人的存在,那麽第九集團軍的戰鬥力恐怕就要打壹個折扣了。
波蘭人能打嗎?怎麽說呢?應該說還是比較能打的,同等規模和裝備下的話,應該能和俄國人打平,反正肯定比奧匈強多了。但是前提是要看波蘭人為誰打!要是為自己的話,那沒說的,歷史上1戰結束後的華沙戰役不就讓蘇聯紅軍折戟沈沙?甚至讓波蘭人占領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部分地區。
至於說2戰直接被德國秒殺,那不是波蘭人太弱,而是德國太強,看看被稱為歐洲第壹陸軍的法國在英國牛的幫助下才堅持了多久?看看蘇聯開戰之初的壹潰千裏。就能明白了。波蘭人的戰鬥力其實不算弱。
但是現在,這個位面就不壹樣了。王子對俄屬波蘭地區壹直很關註的,因為這是德奧兩大帝國必須將其收入囊中的地方,現在的情況已經極大的偏離了歷史,俄國人在俄屬波蘭地區部署了遠超歷史的軍隊,算算人口,巔峰的時候也是有6到7個集團軍,加上要塞守備部隊的話,將近160萬人的部隊!而波蘭地區壹共才12.8萬平凡公裏!
而這麽壹片地區要是塞進160萬軍隊的話,波蘭本地的糧食可就根本不夠吃了,而如果要運輸的話,俄國本來就不堪重負的運輸線直接堵死都是有可能的。什麽?有人說不可能?那麽這麽說的人都是壹個棒槌!
俄屬波蘭在1900年時就1000萬人口,這個數量對於這個地區的面積來說已經有些偏多了。而加入160萬的部隊可不僅僅是加了160萬人的胃!不要忘了軍隊糧食消耗中人吃的是小頭,馬匹才是大頭!
160萬軍隊要多少馬匹?歷史上德國人告訴妳,平均三到四名士兵可以分攤到壹匹馬!也就是說160萬的軍隊至少要有40到50萬匹馬才能支持起來,而這些4條腿的士兵的消耗量是普通士兵的10倍!那麽好了,僅僅是這些部隊和這些馬匹給波蘭帶來的糧食壓力幾乎是增加了7成左右的!
所以,做事比較粗暴,同時又直線思維的俄國人開始大量遷移波蘭人去內陸,想想看,1900年就1000萬的波蘭人,在開戰的1912年有多少人?現在只有600萬了!沒錯,妳沒看錯,整整十二年的時間波蘭人口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4成!這都是俄國人在最近6年內做出來的事情!這效率,讓王子都感到可怕啊!當然了,期間不免會發生壹些起義啦、暴動啦、流血沖突什麽的,那是肯定要殺壹批,然後再非正常死亡壹批的!
所以說,波蘭人現在對俄國人的仇恨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而在暴力強迫下征調的波蘭人組成的軍隊能有多少戰鬥力這就真是個問題,在順風仗的情況下,在俄國人刺刀的威逼之下,也許還有些戰鬥力,但是如果壹旦遇上挫折,那就真的呵呵了。
更何況除了波蘭人的逆反情緒之外,壹個新組建的軍團戰鬥力也是會比較低的,預備役人員和新參軍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而且時間太短,根本無法接受足夠的訓練就投入戰場。再加上裝備問題和之前已經進行了壹系列的戰鬥,現在俄國第九集團軍能有多少戰鬥力還真的很難說,所以,利奧波德親王提出的計劃也是可行的。風險不是那麽大。
7個師啊,沒有裝甲部隊和空軍壓陣的巴伐利亞師,這對於俄國人來說很有誘惑力啊,如果能吃掉其中3到4個師,那在俄國人看來簡直比幹掉壹個奧匈集團軍還有成就感啊!尤其是現在,在奧匈軍團全面後撤,俄國人沒有太大壓力的情況下!說句不好聽的話,給我壹個不打妳的理由!
“看來我們的計劃要改改了。我們現在有多少可以抽調的部隊?”王子問道。
“東普魯士方面下周就能歸還2個師,我們可以再壓縮壹下正面的部隊,俄國人應該不會主動進攻的,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再集中3個師,波西米亞軍團是抽調不出來了,親王之前就已經抽空了所有可以調動的部隊。這樣的話,僅僅計算前線,我們壹共有5個師。”
“如果調動心動員的部隊擔任後勤運輸和預備隊的話,我們可以抽出來多少?”王子問道。
“3到4個師沒問題。”庫爾將軍回答的十分幹脆。
“很好,再給我抽調4個裝甲營和7個轟炸機中隊,我們要好大規模進攻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