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直白點
老衲要還俗 by 壹夢黃粱
2019-1-18 21:38
方正見此也是哭笑不得,這算啥?四處賴賬的他見多了,這耍賴送禮的還是頭壹次見到。
沒辦法,方正只能謝過,選了兩捆黃紙錢,幾根蠟燭,壹些釘子,然後告辭離去。
最後壹站是王佑貴家,壹進門就看到王佑貴在那忙呢,宋二狗、馬瘸子、會計楊平,楊平的哥哥楊華,書記譚舉國、姜舟、樊青、邱小葉、管祥豐都在院子裏呢,說著什麽。
見到方正來了,眾人連忙起身。
王佑貴笑道:“方正住持,妳來的正好,我們正商量著呢,妳看,這祭臺要弄多大才好?往年咱們村子窮,都是糊弄的,今年有錢了,總不能還糊弄吧?最起碼也要弄個十裏八村第壹漂亮的吧。”
方正無奈的搖搖頭道:“祭祖用不上那麽大的排場,祭祖如同拜佛,心到比什麽都好。舉個簡單的例子,譚施主,妳希望妳的孫子、孫女給妳買豪宅、豪車卻壹年都不回來壹次的孝順麽?”
譚舉國果斷搖頭道:“我寧可那些小崽子沒事回來看看我,聊聊天,讓我罵壹頓也好。我給他們錢也行……”
方正點頭道:“先祖也差不多,他們回來壹趟不容易,他們想要的是看到真誠的孝,而不是壹堆吃的、高高的臺子。人都走了,看這些有什麽用?”
王佑貴道:“弄大點,祖宗也沾光吧。”
“那是妳以為,下面什麽樣,妳去過看過麽?”方正反問。
王佑貴啞然……
方正繼續道:“貧僧也沒去過,下面什麽樣,活著的人都不知道,用活人的眼光逝者的世界,就好比妳把自己穿著舒服的鞋子,套在了大象的腳上,他會舒服麽?既然不知道,那就不如用真心、真情去孝順他們。不管是活人的世界,還是逝者的世界,有壹樣東西的價值是不變的,那就真情。”
眾人恍然大悟……
姜舟道:“活了這麽久,這種言論還是第壹次聽說。在市裏碰到的壹些大師、富貴人家,都恨不得燒真金白銀來彰顯自己的孝順。現在想想看,他們不是真孝順,而是在顯擺而已……”
管祥豐道:“我就見過壹個土豪,壹次燒了十輛法拉利……現在想想,真夠傻逼的。”
方正笑道:“燒再多除了汙染空氣和宣揚銅臭理念外,並沒有任何價值。或許可以給活人彰顯顏面,但是先祖呢?心不到,燒再多的寶貝也沒用,終究還是不孝。祖先若是地下有知,多半還是被嘲笑的那壹個……”
說到這,方正壹頓道:“世間是否有靈魂沒人知道,但是自古以來祭祖,都是壹種孝道傳承,若是祭祖變成了單純的炫耀,沒了孝文化的傳承,壹個家族也就沒了文化底蘊,沒了底蘊,剩下的金錢再多,德不載物的情況下,遲早是要翻船淹死的。”
眾人聽到這話,若有所思,紛紛點頭。
姜舟感嘆道:“方正法師,妳這些話應該拿到課堂上去說……”
方正搖頭道:“貧僧這點見地,哪好意思往講臺上面站,懂的人比我懂,不懂的人貧僧說了也未必有用。”
眾人紛紛陷入沈思當中。
話題岔開,既然祭臺不需要弄的太豪華,那就簡單了,大家帶著材料來到村子口,開始搭建祭臺。方正親自動手,姜舟配合,眾人齊心協力之下,壹個簡簡單單,卻又處處透著樸素、佛性的祭臺就搭建好了。
說是祭臺,實際上這臺子被稱之為施孤臺,施孤臺上有法師座,法師座前供奉著超渡底下惡鬼的地藏王菩薩神像,神像下面擺放著壹盤盤面制的大米、桃子等物品,同時施孤臺上放著三塊靈牌以及招魂幡。方正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壹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至此施孤臺就搭建好了。
看著眼前修建好的施孤臺,方正腦海中閃過壹個畫面,壹指禪師曾經說過,壹指村早些年並沒有這些講究,都是簡單的燒紙錢就結束了。這些講究都是從南方傳來的,具體是誰帶來的,壹指禪師沒說。這麽過盂蘭盆節的,也只有壹指山附近的幾個村子而已,而且這些村子,壹指禪師每次都會帶著方正壹路做法過去。壹指禪師沒去過的村子,基本上都沒這麽講究……現在看來,這講究的過法,多半是壹指禪師帶過來的。
施孤臺布置好了以後,還要開壇,首先方正要演凈,即面向佛壇念誦《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經文,好在方正以前雖然不會,但是網絡是發達的,這些經文他都在網絡上看過,背誦過,所以也不陌生。
再寫好文疏,祈求佛菩薩慈悲下界指導;
然後方正行引魂儀式,讀誦用黃紙寫好的疏文,招引鬼魂入壇,然後再念《心經》、《往生咒》、三真言;最後由主辦盂蘭盆會的功德主,也就是王佑貴在法會的榜文上用朱筆壹點,預示著開壇完畢!
開壇後的議程是拜懺,壹般都是依照《慈悲水懺》的儀式進行,但是方正人手不夠,布置不了這種大型的儀式,所以就簡單的誦經,念了《出懺文》就結束了。中間,再加入上貢,齋僧等簡單的活動,拜懺結束。
這麽簡單,還有壹個主要的原因,如果真的按照《慈悲水懺》進行,這壹晚上方正能把壹指村弄完就不錯了,其他的村子就不用去了。畢竟儀式真要走全程,可是非常繁瑣、麻煩的。
當然,人手不夠也是硬傷,對此方正也沒辦法。
布置好施孤臺,王佑貴用摩托車載著方正和猴子去了附近的其他幾個村子,壹壹幫助他們弄好了施孤臺,再回到壹指村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由於要走的村子太多,時間緊,當太陽落山後,天黑了,方正和猴子簡單的吃了點齋飯,對著山頂上喊了壹嗓子,下壹刻,鐘聲響起,盂蘭盆節做法開始!
隨著鐘聲響起,家家戶戶都有人走出家門,然後在門口插了壹把壹把的香,家庭條件好的都會多多的插香,這叫布田,象征著五谷豐登。從遠處看去,整個村莊籠罩這壹層青煙,內部繁星點點,頗有些夢幻的感覺,仿佛天空倒掛,落在了村莊內,亮起繁星似的。
接著大盆小盆的祭品被搬了出來,放在供桌上,供奉先祖。
猴子拎著壹大籃子的貢品跟在方正後面來到施孤臺前,方正則拿出這些貢品灑向四周,這叫焰口,灑出去的貢品,就是施給那些孤魂野鬼的,平他們的怨氣,祭祀亡靈。
隨後方正登臺,坐在法師座上,面前放著的靈牌上也寫好了壹些字,這靈牌不再多少,只要有就可以了。而方正剛剛施的焰口,不管多少鬼,都可以壹並祭奠了。再次誦經……
經文念完,焰口結束,方正起身下了祭壇,對眾多村民微微點頭,眾人來到了河邊。
人手壹盞荷花燈,點燃上面的蠟燭,放入河流中,順著河水飄了下去,有的燈很快就滅了,不過眾人並不生氣,反而還有些高興。
猴子看到這裏,又不明白了,低聲問道:“師父,他們的燈都滅了,咋還高興了?”
“人有人路,鬼有鬼途,人走陽路,鬼走陰路,古人認為水下晦澀難明,陰暗潮濕,如同陰間地獄,所以認為這是陰路,也就是鬼路。今夜百鬼夜行,卻容易迷失方向,若是不能進入地府,就會成為孤魂野鬼為禍壹方。所以,放水燈,幫助他們照亮去的路,引導他們前往地府報道。有些地方,還會準備靈船,靈房,靈船可以載著鬼魂直接到達地府,靈房則讓他們在下面也有住所。不過我們沒這個條件,所以也沒弄……
至於燈滅了,他們為什麽高興,因為燈滅了,就說明,有壹個鬼魂被送走了。”方正低聲解釋道。
猴子恍然大悟,不過眼中依然有著很多疑惑。
放了水燈,送走了亡魂,壹場盛大的盂蘭盆節就結束了,方正則趕緊乘坐摩托車趕往其他的村子,壹圈走下來,等方正再回來的時候,天已經蒙蒙放亮了,走在上山的山路上,猴子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師父,妳說過,鬼在心中……其實,妳根本不信這個世界上有鬼的,那為啥還弄這盂蘭盆節?既然沒鬼,費這麽大的精力,浪費這麽多人力物力的幹啥?感覺是無用功,還浪費糧食啊?”
方正微微搖頭:“為師早就說過,看事不要看表面,妳要看他帶來了什麽。為師的確不信鬼,但是為師也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壹個鬼,有些鬼是需要鎮壓,需要祭奠的,否則他們就會出來鬧騰。”
“聽不懂……”猴子果斷搖頭,直言不諱的道。
方正兩眼壹翻道:“那就直白點,這個世界上錢好賺,良心沒了,就什麽都沒了!沒了良心,錢再多,也只是個大禍害!相反,有良心的人再窮,這個世界上也會少很多仇怨,多很多溫馨。這次的儀式也好,清明節祭祖也罷,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忘記了孝敬父母。百善孝先行,壹個人若是孝順,再壞也壞不到哪去。或許這種節日的效果並不能讓十惡不赦之人苦海回頭,但是卻可以防微杜漸,給孩子、給壹些新生惡念的人提個醒,從小培養他們心中的孝,長大了,只要孝還在,再壞也不至於無可救藥。現在明白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