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十五章 英雄如花落盡

三國壹點兒也不靠譜 by 霧滿攔江

2018-10-2 18:56

  【1.誰能救得了我】
  看著部下呈上來的關羽人頭,孫權突然象個闖了大禍的小孩,心裏害怕起來。這個關羽,他跟了劉備壹輩子,誰都知道劉關張三人比親兄弟還要親。現在孫權殺了關羽,劉備豈會跟他有完?
  害怕了半天,孫權終於想到個辦法:“有了,我把關羽的人頭給曹操送去。現在我已經投降曹操了啊,曹操是我的老板。我殺關羽,是老板的吩咐,妳劉備要是有意見,去找我老板說話,別來找我。”
  孫權把關羽的人頭,給曹操送去。按當時的慣例,斬殺的敵將人頭,照例是要懸於城門示眾的。可是曹操知道孫權這樣做的目的,他可不敢褻瀆關羽之靈。遂下令對關羽以諸候之禮下葬,因為他曾經封過關羽為漢壽亭候。
  在曹操的心裏,關羽永遠是那個和他壹道大戰袁紹,於百萬軍中輕取名將顏良首級的戰友。曹操是個聰明人,他知道,禮遇關羽之靈,自己絕不會吃虧。
  而在孫權這邊,送走了關羽的人頭之後,呂蒙突然病危。小說《三國演義》上說,呂蒙拿了關羽人頭,說:“關羽,妳還兇不兇?”不想那人頭突然對呂蒙怒目而視,結果把呂蒙嚇死了。但這是小說家壹家之言,民眾寄望於關羽之靈,相信關羽的英魂勢必會追殺他的仇人。但實際上,呂蒙應該是患了食道癌。他得的病很奇怪,癥狀之壹,就是無法進食,只能活活餓死,這標誌著他的吞咽功能的喪失。所以是食道癌的可能性比較的大。
  呂蒙突然病危,可把孫權嚇壞了。因為孫權知道,關羽即死,劉備肯定會來拼命,只能指望著呂蒙幫助他,可是呂蒙偏偏這節骨眼上病了,如何不讓孫權憂焚於心?
  孫權命人將呂蒙擡進他的行宮,找來最好的醫生,同時公開懸賞,誰能治好呂蒙的病,賞千金。
  有時候,醫生給呂蒙針灸,孫權看到銀針刺入呂蒙的體內,便感覺自己的肌肉好痛。孫權很想多看看呂蒙,又怕讓呂蒙消耗精神,他就想了個怪法子,在墻壁上鑿了個孔洞,從此天天蹲在隔壁另壹側,從孔洞裏偷看呂蒙。如果呂蒙的身體好壹些,孫權就高興的大呼小叫,如果呂蒙的病情加重,孫權就像個嚇壞的孩子,躲在壹邊默默地流淚。
  有段時間,呂蒙的精神很不錯,好象是要恢復的樣子,孫權狂喜之極,立即宣布大赦,並親自臨朝,群臣都來向他表示祝賀。正祝賀之際,呂蒙的病情又重了,孫權哭著,跑去找來壹幫子老道,請求老道們打醮,替呂蒙求壽。
  但最終,呂蒙死在孫權在公安的行宮裏。
  孫權傷心的嚎淘大哭:“誰來幫幫我?誰來幫幫我,我最信任的呂蒙死了,如果劉備來砍我,誰能救得了我?”
  還剩下最後壹個法子了:給曹操上表,請求曹操當皇帝。
  孫權的心意,是想忽悠曹操登基,將劉備的註意力,轉移到曹操那裏。畢竟是劉備是漢臣,如果曹操篡了位,妳劉備不能不出來說句公道話。
  但曹操可不傻,他把孫權的書信,轉給大家看,說:“這小王八蛋,他想把我架到火盆上炭烤。”說了這句話後,曹操也死了。
  【2.王八蛋才禪位】
  曹操之死,多半要怪他自己。
  《三國演義》中說,曹操患頭風,讓神醫華陀給他治病,華陀說:“只要拿斧子劈開妳的腦殼,做手術解除病根,妳的頭疼病就好啦。”曹操大驚,說:“妳莫非要謀害我嗎?與我抓起來,殺之……”華陀被殺,於是曹操也痛死了。
  歷史跟演義存在著很大差異。歷史上的記載是,曹操確實患有頭痛病,每次發作就叫華陀來,只要針灸壹次,曹操的頭痛病就好壹段時間。但是華陀不樂意呆在曹操這裏,很可能是雙方政治上存在分歧。華陀的眼裏,曹操是要篡位的大奸臣,給曹操治病,華陀很委屈。恰好曹操有親戚病了,叫華陀去醫治,華陀離開曹操之後,就給曹操送來壹張假條,說自己老婆病了,請假壹周。
  壹周後,華陀送來第二張假條,說老婆病還沒好,延長假期壹周。又壹周後,華陀送來第三張假條,說老婆病又重了,繼續延長假期壹周。再壹周後,華陀繼續請假。這次曹操就有點上火,就派了人去追查,結果發現華陀老婆,正在家裏活蹦亂跳。都怪這個女人,妳如果不病,老公就會被砍頭的啊,就在床榻上多趴壹會兒,又能怎麽樣呢?可華陀老婆不肯配合,非要跑出來撒歡。華陀的謊言被識破,下獄,獄卒對華陀嚴刑拷打:“妳招不招,到底招不到……”還沒弄清楚到底讓華陀招什麽,華陀已經受刑不過,死了。
  華陀死了,曹操頭疼也沒人管,只好散履分香,辭別美好的人世了。
  曹操死去,對漢獻帝來說,是壹個極壞的消息。此時許昌諸臣,無壹不是曹家門客,他們效忠的是曹家,對漢獻帝缺乏感情,也沒有感覺。於是在曹操的大兒子曹丕即魏王位之後,有左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上表,曰:“天地有規律,國運有氣數,現在漢的氣數已經到頭了,理應由魏來取代,這個叫順天由人,請大家考慮。”
  曹丕板著臉說:“這個可以嗎?我表個態啊,我是不支持這個動議的。”
  大家聽明白了,立即紛紛上奏:“此乃天命是也,請殿下不要再猶豫了。”
  曹丕搖頭:“隨妳們怎麽說,我是堅決不答應的。”
  大家碰了壹鼻子灰,出門來商量說:“這事弄扭勁了,應該是那個誰,叫啥來著,漢獻帝是不是?應該由他提出來禪位,他自己不從龍椅上挪開屁股,魏王怎麽把屁股放上去啊?”
  於是眾人來找漢獻帝:“獻帝在家嗎?沒出去串門啊。聽說妳要禪位了,我們來看看妳。”
  漢獻帝搖頭:“王八蛋才禪位,我沒有。”
  眾臣:“妳這個人,真能瞎掰,明明已經答應禪位了,還騙人說沒有。我叫妳騙人,叫妳騙人,叫妳再騙……”
  漢獻帝:“嗷嗷,嗷嗷嗷……別打了,我禪位,我禪位,我禪位還不行嗎……”
  史書上記載說:冬十月十三日,漢獻帝在高祖廟祭祀,派代理禦史大夫的張音持符節奉璽綬詔冊,向魏王禪讓帝位。史書上接著說,魏王曹丕,三次拒絕之後才答應。所以這個過程,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漢獻帝:“小曹,妳狠,現在所有人都聽妳的,不聽我的,這個皇帝妳來幹吧。”
  曹丕:“這個……駁回議案”。
  漢獻帝:“求妳了,妳來吧。妳的馬仔太狠毒了,妳看把我打的……腦袋都成豬頭了。”
  曹丕:“繼續駁回。”
  漢獻帝:“求求妳,求求妳,我是真心的,真的,沒人打我,沒人逼我。不信妳去問問……”
  曹丕:“這還差不多……對了,璽綬呢?妳怎麽沒把璽綬帶來?”
  漢獻帝:“在妳妹妹那裏,妳自己去拿吧。”
  【3.此人政治立場有問題】
  曹丕的妹妹乃曹節,她和姐姐曹憲、妹妹曹華,壹塊被父親嫁給了漢獻帝。實際上是充當宮中臥底,監視漢獻帝的衣食住行。曹節被封了皇後,另兩個姐妹是貴人。
  但是曹節畢竟是個女人,與漢獻帝在壹起生活久了,夫妻感情很深。漢獻帝是她同體連心的丈夫,而曹丕是她的哥哥,現在大哥來搶老公的家當,對於曹節來說,立場是顯而易見的。
  這世上,再缺心眼的女人,也不會幫大哥搶劫老公。所以曹節扣下璽綬,堅決不給曹丕,以表示她的政治態度。
  曹丕聽了這種情況,很惱火,就派了壹隊甲士,氣勢洶洶的闖入宮來。準備對妹妹動粗。曹節見對方來意不善,情知哥哥根本就不認她這個妹妹,氣憤的把璽綬往地下壹擲,淚流滿面說:“曹丕,上天不會讓妳長久的。”
  在場的人,都低頭假裝沒聽到,趕緊撿起璽綬出宮。
  漢獻帝被免去皇帝職務,降為山陽公。曹節也從皇後降為山陽公夫人,她活到62歲才去世。
  半年以後,消息終於傳於了西川。但由於地理位置太過於遙遠,當消息傳過去的時候,已經嚴重扭曲變形。也許這個消息,事先被諸葛亮等人,加工過了,也未可知。
  西川和漢中聽到的消息是,漢獻帝已經被曹丕殺掉了,所以劉備為獻帝舉辦了規模盛大的追悼會。群臣趁機紛紛提議:“老板,漢獻帝沒有了,國家不可壹日無主,妳快點來做皇帝吧。”
  劉備說:“讓我做皇帝,我是決不會答應的。我何許人也?我乃漢室臣子……對了,那個前部司馬費詩,妳為何不同意我的觀點?”
  因為所有人都表態,讓劉備當皇帝,只有這個費詩不吭聲,所以劉備詢問他。
  費詩站起來,說:“殿下,妳之所以萬裏流亡,是因為國賊曹操所逼。現在國賊未除,就要自己登基,這肯定是不合適的。建議殿下不要再討論這個問題了。”
  劉備臉都氣紫了,當即說道:“費詩這個人,政治立場有問題。此人壹向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扇陰風,點鬼火,破壞大好局面。與我查壹查他是不是曹操那邊派來的奸細。”
  旁邊的人勸劉備:“老板,別發火,費詩他肯定不是奸細,只不過他這個人……唉,他就是太愛說實話。這樣好了,把他降職吧。現在他是部級領導,就降為壹個科員吧。”
  費詩被壹擼到底,趕出成都。嚇得所有官員都急忙趴在地上,大哭著哀求:“殿下,求求妳,求求妳快點當皇帝吧,求妳了。”
  劉備說:“孤何德何能啊……”壹屁股坐到龍椅上,封了諸葛亮為丞相,娶劉焉三兒子劉瑁的寡妻吳氏,封吳氏為皇後。
  然後劉備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戰鬥宣言:“六月飛兵懲腐惡,狂飆為我從天落。叵耐曹丕這個小野心家,他悍然逼迫漢家天子篡奪君位。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了主持公義,為了世界和平,我要立即點起兵馬,殺奔江東,踏平東吳,擒獲孫權,欽此,謝恩。”
  【4.張飛為誰而死?】
  劉備發表的登基詔書,全篇都是聲討魏國曹丕篡奪漢家皇位。但結尾卻猛可的大轉身,落到了討伐東吳上來。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人,都認可這壹轉折。東吳孫權,殺了關羽,他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當時唯壹的反對者,只有趙雲。
  趙雲說:“我們的敵人,是篡奪了皇位的曹丕,是魏國。主上既然繼位,就必須要為漢家天子復仇。只有這樣做,天下人才認可妳這個皇帝,否則的話,大家就會認為妳和曹丕沒什麽區別。無非不過是曹丕在許昌登基,妳在成都登基而已。所以這時候應該討伐魏國,而不是東吳。”
  現在我們知道趙雲為何貢獻與關羽、張飛等同,官職卻居低不上的原因了。劉備陣營中的諸人,只有他是個犟脾氣,最不討劉備喜歡。
  趙雲上書,有大臣見沒什麽危險,也跟著上書,重復趙雲的話。開始時劉備壹聲也不吭,直到有壹個叫秦宓的隱士,也以布衣的身份,上書勸阻劉備伐吳。秦宓的理由,是他夜觀天相,發現伐吳沒有好結果。
  劉備下令,把這個秦宓抓起來關入牢獄。
  秦宓入獄,群臣噤聲,這時候就看丞相諸葛亮的了。諸葛亮卻躲了起來,有消息說,他就躲在無人之處,偷偷的說了壹句話:“唉,要是法正還活著,那就好了,陛下誰的話也不聽,只聽法正的。”
  總之是沒人能勸得了劉備。那就伐吳吧。
  正在準備軍事行動,忽然間,車騎將軍張飛大營有表上奏。當時劉備聽到,說了句:“哎喲,張飛死了。”
  壹點也不錯,繼關羽、呂蒙和曹操之後,張飛也死了。
  那麽劉備又是如何先知先覺,事先就知道張飛會死的呢?
  史書上說,張飛這個人,是個火爆子脾氣。他對知識分子是很客氣的,但對士兵卻很殘暴。劉備以前就批評過他,說:“阿飛呀,妳老是這樣不行啊,妳用刑苛酷,動不動就鞭打士兵,打也就打了,沒關系的。但妳應該快點把妳打過的人,趕得遠遠的,因為他們心裏會恨妳的。可妳老是漫不經心,讓這些恨妳的人在身邊,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的。”
  張飛說,“是,老板說的是。”說完了之後,又輪起鞭子狂抽可憐的士兵,抽完了依然如故,還讓這些人留在自己身邊。
  用現在人文觀點來看,張飛這個實際上品德極壞,那些士兵也是媽生爹養的啊。人家並不願意上戰場,憑什麽上戰場替妳們去死?只是因為劉備用了毒招,妳不上戰場替我死,我就殺妳全家,這才把士兵們脅迫來。原本人家就不情不願,妳還動不動打人家,妳說妳打人家幹什麽?
  傳統文化中,張飛的形象五大三粗,忠誠魯莽,深受人民群眾愛戴。人民群眾之所以愛戴他,那是因為妳沒挨他的鞭打。抽妳兩鞭子,妳的觀念立即就轉過來了。
  但如果就這個問題采訪張飛,他也有他的苦衷。劉備是以仁者的形象出現的,而他張飛卻必須驅趕著老百姓,替這個仁者去打架送死。妳手段溫和了,老百姓豈會聽從?只有用鞭子抽……總之,張飛這個黑臉,是因為劉備唱了白臉才被迫黑的。不黑又有什麽辦法?
  總之,張飛這麽個搞法不對,不應該隨便打人,要文明。但張飛已經來不及文明了。他率壹萬軍士,從閬中出發,赴江州與劉備會師,臨出發之前,張飛帳下兩名將領張達和範強,殺死了張飛。拿著張飛的首級順流之下,去投奔孫權了。
  《三國演義》中,為了強調張飛的威猛形象,說這兩個人是趁張飛熟睡時下的手。其實真不用那麽麻煩,看看關羽,不也是被壹名小連長擒捉並殺死的嗎?大家手裏都有刀子,以有心算無心,背後溜撻過去,壹刀就OVER了。
  劉備這邊出師未捷,先損大將。尤其是殺手帶了張飛的首級去江東,這客觀上又成為了伐吳的充足理由。
  【5.做人不要太無恥】
  後世有人評價劉備,說早在關羽被殺之時,他並沒什麽強烈反應,只是在登基稱帝之後,才揮師伐吳,這很奇怪。
  其實壹點也不怪。概因戰爭這個東西,最是耗費社會資源,必須要把全社會組織起來,男人當牲口推上戰場,女人當男人推下田地,各地官員都要做工作忽悠老百姓,但凡哪個老百姓明白事理,還得趕緊抓起來。這就是群臣勸諫,劉備並不追究,但是隱士秦宓勸止,劉備立即將秦宓投入大牢的原因。
  總之,要組織壹場規模性戰役,是非常消耗時力的。劉備雖然是這方面的天才,但必要的過程終究不可少。
  單只看劉備所帶的兵力,就知道這次伐吳,是多麽的艱難。《三國誌》記載說,劉備伐吳,壹共帶了四萬士兵。
  才四萬多人,可以看出來劉備的心思,他只是想搗爛東吳,多撈幾塊地皮而已。單憑這四萬人,是不足以滅亡東吳的。
  這大概是歷史上所有的禦駕親征中,所帶兵力最少的壹次。當然,失勢了的流亡皇帝不作數。兵力少也沒辦法,因為那邊還有壹個魏國,虎視又眈眈,劉備只能委屈自己。
  但他這四萬人,仍然把孫權嚇得快要傻掉。兵力雖然不足,但來的是劉備。天下英雄,使君與操,而今操已化塵成骨,就剩下壹個劉備逞威風,孫權豈有不害怕之理?
  於是孫權做出了英明而果斷的決定:“投降,立即投降,立即向魏國小曹丕投降。”
  孫權的降書到達時,魏國現任皇帝正在召集常委會,問:“諸位愛卿,妳們琢磨壹下,東吳搞死了關羽,劉備會不會出兵替他報仇呢?”
  群臣壹起搖頭:“不可能,西川那邊,能打的就壹個關羽,他死了,劉備那就得黃攤子了,根本沒能力替關羽報仇。”
  曹丕道:“諸位愛卿,此議甚合孤意。要不咱們去打獵吧,打野雞,好好快活呀。”
  這時候臣子辛毗在壹邊說道:“陛下快活的時候,恰恰是臣等最痛苦的時候,建議陛下不要再讓臣子們痛苦了。”
  曹丕:“妳這老頭,凈說人家不愛聽的。那咱們繼續開會,剛才講到哪裏了?”
  侍中劉曄站出來說:“剛才陛下問,劉備會不會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我認為這是必然的,劉備和關羽的私人感情,那是相當的深。如果劉備不出兵,他自己心裏也會覺得對不起關羽,所以這個兵是肯定要出的。”
  曹丕:“怎麽這個劉曄,凈跟大家唱反調啊。大家說說,他錯在哪裏?”
  群臣正要講話,這時候使者在門外求見,遞進來了孫權的求降書。當時曹丕就楞了:“咦,我真的有這麽威風嗎?壹登基為帝,就把孫權嚇壞了?趕緊投降了?”
  劉曄道:“陛下妳快別發神經了,這明擺著劉備已經向東吳進軍了,所以孫權才趕緊投降。孫權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壹是防止我國揍他,二是可以借我國的強大力量威懾劉備。我建議馬上出兵,直搗東吳,與劉備聯手,先把東吳滅了。我為什麽會這麽建議呢?這是因為啊,現今天下三分,我國據有十分之八,劉備占了十分之壹,東吳又占了十分之壹。如果我們取西川,東吳就會過來添亂。如果我們打東吳,劉備也會扯我們後腿。這是因為他們唇齒相依,打掉壹個,另壹個也活不長。所以趕緊趁這個機會,先搞死壹家,剩下的劉備,就勢單力孤了。”
  曹丕:“老劉,有沒有象妳這麽瞎掰的啊?人家東吳向咱們投降,妳反而要打人家。做人要不要這麽無恥啊?要不要啊?傳旨,接受東吳的投降。”
  【6.東吳是個馬屁帝國】
  東吳向魏國投降,釋放了俘虜壹名:於禁。
  這也是三國時代赫赫有名的戰將。但關羽水淹七軍,他淪為戰俘。後來關羽又被呂蒙擺平,他又被擄到了東吳。孫權外出的時候,故意帶著他顯擺,當時他正在孫權的車上,不想東吳名士虞翻突然跳出來,大罵道:“於禁,妳個俘虜,有什麽資格和我們老板同車?妳級別夠不夠啊?快給老子滾下來……”邊罵邊用鞭子抽於禁,讓於禁受盡屈辱。
  但更大的屈辱還在後面。於禁回來後,被曹丕發配去監修曹操的墓,卻事先在墓室的墻壁上畫上了水淹七軍的圖畫。畫中關羽威風而立,於禁跪在關羽的腳下。這種羞辱,讓於禁心中更是壓抑,於是他很快病死了。
  壹邊羞辱於禁,壹邊派了使者邢貞到東吳去給孫權宣讀任命。邢貞到了東吳,孫權在城外的都亭裏等候著他。邢貞驅車而入,壹邊的張昭大怒,斥責道:“小樣的邢貞,妳懂不懂道理?是不是以為我們東吳就滅不了妳是不是?”邢貞心裏害怕,急忙從車上下來。這時候中郎將徐奉發現張昭表現得好,獲得了孫權的肯首,他也急忙沖上來,大哭曰:“我們不能替老板拼命,讓老板舒舒服服,反而讓老板跟這個邢貞結盟,我靠,我們對不起老板啊……”
  邢貞說:“這馬屁拍的。東吳都是些馬屁精,這種狗屁國家活不長……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說,江東有這樣的將相,他們是不會屈居人下的,嘿嘿,嘿嘿嘿。”
  然後孫權派了個叫趙咨的,去魏國那邊回禮。趙咨伶牙利齒,狠狠的擺了小曹丕壹道。
  曹丕問他:“孫權這人,水平如何?”
  趙咨:“他聰明、仁厚、有謀略。”
  曹丕:“咱們不帶這麽瞎掰的,妳有什麽證據?”
  趙咨:“他提撥魯肅、呂蒙是聰明,不殺於禁是仁厚,奪取荊州是謀略。”
  曹丕:“他有什麽學問嗎?”
  趙咨:“他是大智慧,不玩小聰明。”
  曹丕:“我想擺平妳們東吳。”
  趙咨:“大國有兵力,小國有防禦。”
  曹丕:“妳拿什麽來防禦?”
  趙咨:“長江就夠妳們喝壹壺的了。”
  曹丕:“像妳這樣水平的,東吳多不多?”
  趙咨:“多,太多了,車載鬥量,不可勝數。”
  伶牙利齒的趙咨,說得曹丕啞口無語,取得了外交上的偉大勝利。他興高采烈的回去,孫權大喜,立即舉辦了盛大的酒會。酒會上,孫權舉起酒杯,充滿深情的說:“大家好,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裏,我的心裏很激動,把酒酹滔滔,心情逐浪高。千言萬語,匯成壹句話:喝,今天誰他媽不喝高了,誰不是他娘養的!”
  孫權迅速的喝高了。那邊有個名士虞翻,他酒精過敏,喝不了酒。孫權走過來,他就假裝喝高,趴在地上,等孫權過去,他又坐起來。孫權發現這種情況,勃然大怒,當場就撥出劍來,罵道:“虞翻我丟妳二舅母,讓妳喝妳敢不喝,老子今天宰了妳。”
  不由分說,喝高的孫權,當場要殺虞翻。
  虞翻嚇傻了。其余諸臣,多數嚇傻,少數討厭虞翻,也假裝嚇傻。只有壹個叫劉基的,從後面把孫權攔腰抱住:“老板不能啊,就算是要殺,妳也得等酒醒後殺,要不然這世上的人,說什麽的可都有。”
  孫權怒道:“滾!人家曹操能殺孔融,我憑什麽就不能殺虞翻?”
  劉基道:“老板啊,妳怎麽可以跟曹操這種爛人比啊,要比咱們跟好人比,乖啦,快把刀子放下……”好說歹說,才勸得孫權消火。
  晚年的孫權,突然暴露出他的基因缺陷。家族性精神病遺傳,不知是從吳才女那裏來的,還是潛伏在孫堅的基因中。總之這個小帝國,以後會有大麻煩的。
  【7.搞陰謀的天才】
  向魏國投降之後,孫權就放下心來,準備和劉備死磕。
  孫權這個人,的確有著帝王之才。所謂帝王之才,就是能夠找到並駕禦最優秀的人才,替他幹活。最早的時候,孫權找了個周瑜,替他賣力。周瑜死了,就找魯肅賣命。魯肅死了,又找個呂蒙。呂蒙死了,孫權又找了個陸遜。
  孫權高就高在,每壹次他找來的人,恰好能夠克制他的對手。周瑜和魯肅擺平了曹操,呂蒙擺平了關羽。而這壹次,陸遜恰恰是劉備的克星。
  劉備老了,全然想不到曹操死了,這世上居然還會有他的克星。他雄心勃勃,揮師而入。先將孫權派來的求和使者,趕得遠遠的,然後兵入巫縣與秭歸。
  次年,劉備將他的兵力由秭歸向猇亭推進。在這兩個地方之間,他的軍隊分駐幾十個營盤,排在最前面的與排在最後的壹個,相互間距離長達七百裏。
  劉備對東吳的戰爭,魏國那邊氣也不喘的緊盯著,早有探子把劉備的陣圖,報到了曹丕的案頭上。小曹丕仔細壹看,大叫壹聲:“有沒有搞錯,這劉備根本就不懂軍事,豈有連營七百裏還能不失敗的?”
  怪事啊,曹丕陷入了困惑之中。想當年,我爹說天下英雄使君與爹,可劉備竟然是這種水平,可見我爹的水平,也有點不靠譜。
  可他們倆這麽差勁的人,怎麽還成了天下英雄呢?難道這世上之人,個個皆是弱智白癡?
  然後間小曹丕想明白了。沒錯,實際上,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的軍事水平,有是有,但真的不高。但他們都是搞陰謀的天才,誰碰到他們誰吃大虧。陰謀家最大的本事是,他們暗算了妳,妳還對他們感激涕零,說他們是明君聖主,這就是中國帝王思想綿延不衰的內在奧秘。
  原來如此。小曹丕樂了。
  連曹丕都知道劉備有麻煩了。東吳那邊的百戰將軍們,就更是按奈住,強烈要求進軍,打劉備壹個血滿頭。
  這時候,說話算數的是孫權拜的大都督陸遜。壹名資歷極淺的年輕人。頭壹年的時候,大家圍著陸遜,吵吵鬧鬧:“打打打,快點打。”陸遜:“咱們不和劉備打,太累。”
  史書上說,將領們都認為陸遜怕了劉備,對他心懷怨恨。到了第二年,劉備那邊有支幾千人的部隊,在平地上駐紮,東吳的將領們又急切的叫了起來:“打打打,送上門來的肥肉,這次壹定要打。”
  陸遜說:“拜托各位爺叔,為什麽吳王拜我為都督而不是妳們?就是因為我不堅決不打。妳們要想打,自己拜個都督再說吧。”
  將領們都快要被陸遜氣死了,就站在營門前,眼巴巴的看著劉備那支人馬,直往肚子裏咽口水:“多好的壹塊大肥肉啊,可這操蛋的都督硬是不敢打。唉,壹將無能,氣死千軍啊。”
  就這樣怨恨了好多天。忽壹日,就見山谷中鎧甲閃動,壹支八千人的伏兵,因為埋伏了好久好久,也不見吳軍來打,被山裏的蟲子咬得快要瘋掉,不得不自己走出來了。看著這支精壯的隊伍,東吳的將軍們,無不臉上變色。
  現在他們才知道,陸遜硬是有水平,早就料到了劉備有埋伏。如果不是陸遜的阻止,吳軍們沖上前去,到時候被這支伏兵壹圍,全都得死光光。
  直到這時候,陸遜才說道:“可以動手了。”
  【8.這事不怪我】
  陸遜整整拖了壹年多,才下令對劉備發起攻擊。
  哇哇哇,壹支吳軍向劉備的營壘沖了過去。戰事很快結束了,沖上去的吳軍,壹個也沒回來,全都橫屍荒野。
  頓時,剛剛對陸遜產生敬意的將領們,又重新恢復對陸遜的鄙視,說:“妳真的不行,這只是白白的犧牲士兵們的生命。”
  陸遜笑道:“我的對手,可是劉備啊。劉備何許人也?天下英雄,使君與操啊。不過呢,現在我已經知道如何擺平劉備。”只能用火攻!
  劉備和曹操,這兩人打了壹輩子的仗,始終沒任何長進。他們的戰術始終是停滯的,他們的弱點,始終是那壹個。所以擺平他們的法子,從早年的官渡之戰起,就沒有任何變化。
  陸遜將手下將領,分成十幾個小隊,士兵們人手壹捆幹柴,閉著眼睛往劉備營壘裏沖。劉備的營房,全都是用易燃的樹木搭建的,不知劉備為什麽舍不得用泥土和石塊。這讓人疑心,劉備壹直在等著別人拿火來燒他。
  這個懷疑,應該是有心理學依據的。劉備的心裏,肯定也對平滅東吳抱有重重疑慮。先不要說有多大希望,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就算是真的有希望,可這龐大的東吳,資源整合是需要時間的,而魏國鐵定不會給他時間,說不定從他屁股後面來壹下,他劉備就全都白幹了。最好的結果,是替魏國打東吳打下來,最壞的結果,是連帶他西蜀也壹並滅國了。
  正是這種疑慮和擔憂,讓劉備的心裏,充滿了矛盾的情結。而這種矛盾的心結落在戰術上,就是搭建了極易起火的木制營壘,給了陸遜揚名天下的好機會。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敗仗。劉備的四十多座營盤,俱被攻破,多名將領被殺。劉備本人帶著壹小股人馬,瘋逃到馬鞍山的高地上,陸遜驅趕著吳軍,從後面漫山遍野的追來,口口聲聲只要活捉劉備。
  劉備最後剩余的主力土崩瓦解,死者數以萬計。劉備借著夜色的掩護,向著西蜀境內逃竄。《江表傳》上說,吳軍在後面窮追不舍,劉備只好以皮盔皮甲為原料,縱火焚燒,燒斷了夷陵的山路及棧道,這才逃得壹命。而《資治通鑒》卻沒有采用這個說法,說燒皮盔皮甲的,是沿途的驛站工作人員,為了掩護劉備逃走,他們焚火以阻擋敵軍。
  西蜀的鎮北將軍黃權,他掌握著相當雄厚的兵力,沒有來得及援助劉備,便被吳軍掐斷了給養線。黃權無奈,宣布向東吳投降。
  駐紮在湖北上庸的孟達,也跟著添亂,投降了魏國。
  劉備到達白帝城,檢討此次戰役的得失,發表著名軍事觀點說:“這事不能怪我——此乃天意。”
  黃權投降了之後,有人向劉備建議,殺掉黃權的老婆孩子。劉備說:“有沒有搞錯?這事跟人家沒關系,是我連累了黃權,憑什麽殺人家老婆孩子啊?”
  而東吳那邊也有謠言說,劉備已經殺掉了黃權全家。黃權聽了,壹笑置之,說:“我跟劉備,是推心置腹。他不可能殺我全家的,不信等著瞧好了。”
  叛降之將,仍然能夠得到如此信任,這就是劉備雖然毛病壹大堆,但最吸引人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東吳這邊,打了壹場大勝仗,將士激動的要哭,紛紛要求窮追劉備,直到把劉備擒獲為止。孫權就此事征求陸遜的意見。陸遜說:“不好意思,我已經下令撤兵了,眼下的事兒不是捉不捉劉備,而是要在魏國突然襲擊之前,布置好防禦工作。”
  果然,魏國三路大軍,趁這功夫入寇,但因為東吳早有防備,沒搞出什麽名堂,只好退軍了。
  而直到這時候,孫權才知道,以前陸遜的部將,都不肯聽他命令的事情。就問陸遜,這事妳為什麽不向我報告?陸遜回答:“這些將領,有的是妳的心腹,有的是功臣,有的是妳得力幫手,都是國家最需要的人才。就算壹時對我有誤解,我也應該讓自己受點委屈。”
  劉備敗在後起之秀陸遜之手,雖然嘴巴很硬,說這事不怪他。但心裏羞愧,不好意思再返回成都,就躲在白帝城了。這壹天劉備正趴在榻上,壹個人生悶氣,忽報有東吳使者來到。劉備讓其進來,問:“啥事啊?”
  使者道:“某乃太中大夫鄭泉是也,我們老板讓我來,跟妳商量壹下投降的事兒。”
  劉備:“誰向誰投降啊?”
  使者:“當然是我們東吳,向妳們西蜀投降。因為我們老板知道,妳們西蜀不象我們東吳,已經投降投習慣了。妳們對投降的業務比較生疏,所以這次還是我們投降。”
  “哦,”劉備明白了:“投個屁降啊妳,不就是來講和嗎?進來吧。”
  使者鄭泉進來,陪劉備喝酒聊天。聊天過後,劉備也派了壹個中太大夫,名叫宗瑋,去了東吳見孫權。從此兩家達成協議:鬧也鬧夠了,玩也玩累了。擱在劉備這邊,不出兵為關羽報仇是說不過去的,但如果真的打敗了東吳,對兩家來說也不是好事。所以兩家的合解,就以這場戰事做為壹個開端,從此締結同盟,共同對抗魏國。
  處理過這最後的大國策之後,劉備就死了。
  【9.妳爹不是個玩意兒】
  劉備臨死前,給兒子阿鬥留下了壹句話:汝父德薄,勿效之。就這七個字。意思是說,妳爹我不是個玩意兒,真的不是,千萬不要學我。
  同時,劉備專誠把諸葛亮叫到白帝城托孤。他對諸葛亮說:“妳的才能,比曹丕勝過十倍不止,治理壹個國家,不成問題。我這個兒子呢,妳看他順眼,就幫著他點,看他不順眼,幹脆妳來做皇帝好了。”
  劉備壹生,很少說傷人的話。但是這次托孤,卻對諸葛亮的心理,傷害極大。不僅言語上的傷害,還有行動上的。
  托孤者非止諸葛亮壹個人,還有另壹位大臣李嚴。劉備提升李嚴為尚書令兼都護軍、鎮守永安,分掉了諸葛亮軍政兩方面的大權。
  擺在諸葛亮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壹條是當頭悲摧的牛,駝著不成氣候的阿鬥慢慢的爬走。另壹條就不好說了,總之比當頭悲摧的牛,更悲摧。
  但史家卻很少責怪劉備,壹來劉備這個做法,比之於許多帝王,已經要人道仁善多了。二來諸葛亮也確實是沒有辜負劉備的重托。三來呢?三來就是,史家輕易不敢窮究劉備心理中的不潔成份,生恐老百姓跟他沒完。
  民眾需要明君,只有明君聖主,老百姓才能吃得下飯,睡得著覺。誰敢下毒手毀掉民眾心目中的明君,老百姓絕對不跟妳客氣。
  再者,劉備死前是有吩咐的,他吩咐阿鬥並兩個弟弟劉永劉理,不僅要以諸葛亮為師,而且終生要視諸葛亮為父。
  夠意思了,真的夠意思了。那就躹躬盡粹吧,要不要妳幹什麽?
  可還沒等諸葛亮躹躬盡粹,小小的西蜀,突然爆發了壹件超恐怖的血案。
  事件就是發生在益州,此地的最高行政長官叫正昂,官稱太守。可是好端端的,忽然有壹天被人發現他橫屍官衙,不知是什麽人殺死的他。
  案子報到諸葛亮這裏,諸葛亮犯愁的說:“我這正忙著抄書呢。以前我抄寫過申不害、韓非子、管仲的書。先帝劉備吩咐我把這些書給新皇帝阿鬥讀。可這些書都丟了,不知哪個殺千刀的賊,偷走了我辛辛苦苦抄的書。我還得再抄壹份,偏偏這又出了兇殺案,我又不熟悉偵探業務。這樣吧,看看有沒有待補的官員,讓他去益州,捎帶腳把這個案子偵破壹下。”
  新任的太守叫張裔,是成都人。到了益州之後,他立即著手展開刑偵工作。正當他趴在地上仔細的勘查血案現場之時,忽報門外來了壹群人,打頭的是益州郡的老財主雍闿,年紀好老好老了,帶著好多人,擡著幾只大箱子。雍闿的身邊,是他最得意的徒弟孟獲。
  張裔驚訝的問:“老雍,妳娃這是做什麽?”
  雍闿笑道:“沒啥,就是我新近采購了十幾鬥瑪瑙,質量都是最上好的。我尋思太守妳的工作這麽忙,應酬這麽多,肯定需要這些東西聯絡感情。官場上的事妳張太守不說,我們心裏也有數,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只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提撥重用。張太守被提撥了,也是我們益州人民的幸福啊。”
  當時張裔心花怒放,假裝生氣地道:“老雍妳來就來唄,還帶這麽多東西幹什麽?這不是見外了嗎?快點擡進來,別讓人看到……”
  雍闿命人將大箱子擡進來,打開,就見裏邊冷嗖嗖,陰森森,全都是刀槍等兇器。雍闿帶來的人,抓起長刀架在張裔的頸子上。就聽雍闿笑道:“張太守,聽說妳正在偵破前太守正昂被刺案,有沒有這回事啊?”
  張裔:“有……妳們要幹什麽?”
  雍闿笑道:“不用偵破了,實話告訴妳,正昂就是我殺的。”
  “妳殺的……”張裔腦子已經是壹片空白:“為啥呀?”
  雍闿笑道:“因為我是潛伏在西蜀的東吳地下特工,剛剛接到上級組織的任務,讓我們捉壹個俘虜送回去。東吳那邊,新發明了許多刑具,想用俘虜試驗壹下效果有功能。”
  倒黴的太守張裔,被捆了手腳,裝進箱子裏。雍闿的人化妝成客商,將箱子擡到船上,順風直下,駛向了東吳。
  【10.諸葛亮大戰特工】
  將太守張裔擄走之後,雍闿就占據了南中,派了他最得意的徒弟孟獲,深入到邊疆的少數民族部落,大肆制造謠言。
  孟獲說:“鄉親們,父老鄉親們,我是孟獲,是妳們的知心人。我來是告訴妳們,妳們的不幸到來了。知道那個誰,諸葛亮吧?就是南陽鋤地的那個農民工,他現在巴結劉備,當上了丞相,就要對妳們下手了。為什麽諸葛亮要對妳們下手呢?因為他心眼壞啊,聽說妳們在山裏幸福的生活,他就仇恨妳們。所以他派了官員和兵將入山,要強迫妳們每家給他上交三百條狗,普通的狗還不成,必須是胸部以上全是烏黑色,胸部以下全是雪白色的。請問妳們有三百條長這模樣的怪狗嗎?另外,諸葛亮還要求妳們,每家必須要給他進貢三鬥瑪瑙,請問妳們家有那麽多瑪瑙嗎?對了,還有斷木,斷木只有咱們山裏有,最長的還不到兩丈。但諸葛亮讓妳們每家交出三丈長的斷木三千根,妳們有這種型號的斷木嗎?”
  當地的少數民族,聽了孟獲的話,全都嚇壞了,說:“這個諸葛亮,真不是個東西,他心眼怎麽這麽壞喲?妳等他來了,不打死他才怪。”
  孟獲笑道:“我知道妳們大家同仇敵愾,但諸葛亮那家夥,也不是容易對付的。妳們要聽我的話,組織起來,我帶領妳們,打敗諸葛亮。”
  事情鬧大了,諸葛亮聽了很生氣,就說:“妳等我校對好這份公文,再和妳孟獲算帳。”
  這時候秘書楊顒走進來,對諸葛亮說:“丞相啊,狗看家,牛拉車,廚子炒菜,清潔工打掃家務。每件瑣碎的小事,都有具體人來做的,妳丞相要騰出精力來,考慮更久長的國家大事。可妳連公文抄寫、收發校對這些活,都是妳自己幹。妳誰也信不過,不肯放權,只會把自己累跨。”
  諸葛亮神色肅穆的站起來,向楊顒行禮,說:“妳說得太對了。”
  然後諸葛亮坐下來,繼續校對公文,改正錯別字。
  校對完公文之後,諸葛亮提壹支勁旅,突入南中。老財主雍闿還在街上演講,號招人民群眾起來搞諸葛亮:“起來,大家起來,諸葛亮他是秋後的螞蚱,真的蹦撻不了幾天了……”演講尚未結束,諸葛亮的大兵已經到了,雍闿當場被殺。
  師傅死了,徒弟孟獲很傷心,就集結夷人兵力,來打諸葛亮。
  諸葛亮顯然對孟獲很喜歡,他輕易擊敗夷兵,逮住孟獲,又故意放了他。孟獲不忿,再集結兵力回來打,又被諸葛亮逮住。第三次孟獲又打回來,再次被捉住,孟獲終於踏實了。有本書叫《漢晉春秋》,感覺三擒三縱還不夠過癮,就又給添加了四次。搞到後來連正史《資治通鑒》都跟著瞎抄壹氣,再加上小說《三國演義》極盡忽悠之能事,結果搞得七擒七縱,儼然已經取代了正史。
  七擒也好,三擒也罷,總之是諸葛亮逮到孟獲非止壹次,卻不肯殺他,壹定要讓他來領導少數人民群眾奔小康,這又是何故呢?
  這是因為,劉備死前為諸葛亮施了個魔咒,拿諸葛亮和不成氣候的曹丕相比。所以諸葛亮壹定要北伐,只有找曹丕做對手,才對得起他的謀略和智慧。而蜀國又太小,戰爭資源短缺,諸葛亮舍不得把哪怕是壹點點資源浪費在南疆。成本最低的法子,莫過於以夷治夷。所以諸葛亮選定了年輕的孟獲,讓他來替自己管理邊疆。
  因為孟獲年輕,這就意味著邊疆的權力結構,會長期的保持穩固。而如果委派內地官員的話,來的那些家夥哪個是盞省油的燈?莫不是能撈就撈,能貪就貪,搞到最後天怒人怨,實在是劃不來。
  收服了孟獲,諸葛亮就壹邊校對公文改錯別字,壹邊指點孟獲,教導孟獲。有消息說,後來孟獲在蜀漢政府中,做官升到了禦史中丞,總之是漢化嚴重。而孟獲精訓出來的夷兵,因為善於攀登爬山,被諸葛亮帶去北伐,成為了壹支特種兵,號稱飛兵。
  南四郡已經擺平了,諸葛亮終於開始了他的北伐之旅。如前所述,那些稱雄壹時的豪傑們,如劉備,如曹操,如關羽,如張飛,都已經死了。
  此後的壹段歷史,將是諸葛亮壹個人的獨角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